“第二个结合”筑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基
张瑞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两个结合”为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方向指导和有效路径,尤其是“第二个结合”,坚定了文化自信,推进了文化自觉,开拓了前进方向,是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由之路”。
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
文明如江河,从历史流向现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炼出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其中“连续性”居于首位。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纵观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每个时代的人及其主体,都有他们那个时代的文化烙印,也自觉传承了民族的历史的文化传统,尤其是经时代检验、大浪淘沙的文化精髓和精神标识,以其强劲的生命力,融入人们的日用常行之中,引领民族文明生生不息。
文化的本质并非人的智能的物化,而是以“文”“化”人,强调激发人的主体性创造力量;文明则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程度的产物,是体现人类进步性、科学性和理性的文化因素要素的整体。不同时代的人们创生创造文明,也就是在传承和弘扬先进文化。“第二个结合”助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对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赓续与传承,本质上体现的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对民族文化精髓和精神标识的自觉反思、自觉体验和自觉评价,是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对民族文化糟粕的自觉修正,体现着民族主体性与文化主体性相统一、民族文化继承性与批判性相统一以及民族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相统一。
“第二个结合”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发展的充分体认和感悟。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族人民基于时代要求,历经千辛万苦地交流碰撞而铸就的文化生态系统,展现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生命智慧和最独特的精神气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诸多元素与要素,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等,是中华民族的“根”和“源”,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和精神家园,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如果没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就不可能孕育和诞生古代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如果没有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建构起中国近现代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代中国也不可能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跨越,因此说,“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发展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体现中华民族特性的中华传统文化,有滋养中华民族传统农耕文明的文化因素,也孕育着超越农耕文明的先进要素,其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经中华民族朝代更迭却仍然能够彰显中华民族智慧、推进中华民族奋进的精神观念、价值理念、思维模式以及心理范型。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是批判地继承、辩证地发展,理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这就是“文化自觉”。它是既不全盘否定也不全盘肯定、既传承又发展、既自信其生命力又赋予其时代活力的文化辩证哲学。
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和传承者。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证明,“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而且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注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第二个结合”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过程中,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内涵,传统文化超时代观念被赋予新阐释,中华文化实现了从过去到现在的“贯通”,也就是“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就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优秀传统文化双向结合,凝铸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新形态,传统文化获得新生。
坚守马克思主义的“魂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坚守“魂脉”和“根脉”的根本在于“两个结合”,尤其是在“第二个结合”推动下,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越来越巩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滋养和精神之源的功能越来越凸显。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生活的美好憧憬;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是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科学思想武器;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还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把握历史主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指导,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走出贫穷、走出懦弱、走出自卑、走出屈辱、走出压迫,走向富强、走向英勇、走向自信、走向自尊、走向韬光养晦,贡献了辩证法智慧、实践观智慧、真理观智慧和唯物史观智慧。
“第二个结合”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领域根本指导制度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必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穷尽真理,中国共产党人“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第二个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落地、扎根,让马克思主义拥有了中国特色的话语表达方式,推动了社会主义文明和中华文明的交流融汇,社会主义文明在中国发扬光大、古老中华文明复兴看到了希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由可能变为现实。
推动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是割断中华民族历史而重新生长的文化,也不是故步自封的“自大”文化,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观照世界大同、高扬人类情怀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第二个结合”推动实现中华文明古今接续、中西文明交流互鉴,和合凝铸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与中华文明的民本思想、天下共治思想,“共和”“商量”的施政传统,“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深刻关联;确立的单一制国家形式,推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顺应向内凝聚、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大趋势,承继了九州共贯、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中华文化大一统传统。
“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第二个结合”激活了中华民族“和合”智慧的生命力。“和合”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最早见诸《国语·郑语》,“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商契将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所代表的家庭伦理推行于社会治理、国家管理,实现天下百姓的生活和谐与社会安定。《国语·郑语》还言:“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唯有多元事物交融和合,万物才会生发。和合是诸多异质因素、要素的对立统一,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互补和双赢;是诸多优质因素与要素的融合,撷取能推动产生新事物的积极成分和优秀要素;是有机有序的创生和新生,是要素间的自我协调、自我组织、自我规范、自我适应。和合既是连续的、反复的、不断创生新事物的“进程”,更是要素与因素之间和合运动、融通创生的“结果”。
“第二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与中华文明优秀要素“和合”融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构了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为要义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了世界潮流。“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世界各国人民彼此关怀、友爱互助,是中华民族“仁者爱人”价值观的传承与发展;以建立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新秩序为核心指向,是中华民族“天下为公”价值观的守正与创新;以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愿景,是中华民族“和而不同”价值观的凝练与升华。“全人类共同价值”尊重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文明互鉴和文明共存应对全球性挑战,是引领解决人类文明发展难题的“中国智慧”。
(本文系2024年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中心重大课题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研究”(24&WZD04)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