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开展可行性研究
贾哲
习主席指出:“作决策一定要开展可行性研究,多方听取意见,综合评判,科学取舍,使决策符合实际情况。”作为一个单位政策措施的制定者、执行者和监督者,各级领导干部作出决策的可行性程度高低,直接影响落实决策部署的效果。习主席的重要指示,为领导干部提高决策可行性提供了根本遵循。
要善于听取意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领导干部只有广开言路、择善而从,才能避免闭目塞听,降低决策风险。一方面,领导干部要有容人的气度、纳谏的雅量,善于听取其他班子成员和方方面面的意见,建立和落实决策咨询机制,对关键性问题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组建专业队伍,提高决策的民主程度、科学程度。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调查研究,重大事项决策务必走好群众路线。坚持实地调研,认真走遍负责地区、负责领域的“犄角旮旯”,“面对面”观照民心;要善用网络手段,通过问卷调研、邮箱来信等方式采集群众意见,“键对键”倾听民意,做到线上线下和群众“打成一片”。此外,还要把群众所提的分散的意见建议收集整合起来,把问题的全貌调查清楚,把解决问题的思路举措研究透彻,确保决策的精准高效,使各项决策建立在广泛协商、广集民智的基础上。
要善于综合评判。领导干部开展决策可行性研究,注重的是通盘筹划,彰显的是全局观念。习主席指出:“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一定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善于把地区和部门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领导干部提高决策可行性,最根本的是要把党中央决策部署理解到位、落实到位。要善于从“两个大局”的政治高度看问题,把本单位本部门的主责主业放在全局中通盘考量,坚持总揽全局、抓纲带目,突出全局性把握,突出战略性谋划,突出统筹性推进,明确主攻方向、具体路径、重点举措,增强决策的系统性、前瞻性、创造性,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要善于科学取舍。习主席强调:“要深入研究、综合分析,看事情是否值得做、是否符合实际等,全面权衡,科学决断。”面对干事创业中错综复杂的现实问题,领导干部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抓准破解问题的良机,在诸多备选方案中科学取舍、果断决策。要敢于承担压力,面对决策实施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和由此产生的非预期后果,要坚持以提升最终决策的科学性、实效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看得准、把握大的事情,该拍板的就果断拍板,该负责的就大胆负责。要擅长把握时机,密切关注事情发展趋势,把握解决问题的最佳窗口期,不断推动工作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