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域名将由www.ncpssd.org调整为,欢迎收藏使用!
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智库助推城市发展与软实力提升

2022年02月10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研究不同城市的发展类型可以发现,中小城市主要是依靠产业的滚动效应来实现持续发展,当然也借助自身的历史文化作为辅助作用;而诸如北京、上海、广州这类国际性大都市的发展首先是靠硬实力特别是经济实力支撑起来,但仅有经济发展而没有智库组织的策划引领支撑,也会缺乏国际竞争力,而且经济的发展会遭遇质量和素质的瓶颈。因此,国际大都市的每一轮发展往往都需要借助城市智库的智力支持来实现

  在我国,北京、上海、广州集中了智力最强大、影响最广泛、覆盖领域和规模最大的各种城市智库。深圳则代表了最初的四个经济特区的发展类型,其独特性表现为:最初主要依靠国家的政策创新产生巨大的政策红利,但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这类城市的发展也转向追求城市韧性与城市的内涵式建设,也就是越来越需要科学发展与创新发展。为此,智库咨政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11年,深圳市制定的《深圳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就提出要实施九大重点人才工程。其中,积极实施客座专家“智库计划”,为深圳扩大国际影响、提升软实力明确了途径。如今,深圳市把国内外高校重要智库引进来,已经组建了一个集研究机构、高校等于一体的庞大的智库联盟,为深圳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在上海提出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建设以后,各种类型的城市正越来越重视智库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换言之,城市认识到了应把智库建设作为提升自身软实力的重要抓手,发挥城市智库的重要作用。

智库源于国家战略需要

  城市智库主要是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我国城市智库的类型和发展历程与国家经济发展进程相一致。

  新中国成立之初建立的各种官方研究机构,如国务院参事室、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外交协会等,主要致力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研究以及宣传,经济、科技、外交和军事战略、理论和政策的研究,都是涉及国家战略层面问题的研究。当时,在与外界打交道日益增多的情形下,相关的研究机构也相继建立起来。1956年,根据外交部的建议,经周恩来总理批准成立了直属外交部的中国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重点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和政治进行调查研究。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建立的国际研究专门机构之一。1960年,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成立,所内按地区国别设立研究组(室)。1964年,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的政治系均改为国际政治系。三校还在地区研究方面进行了分工,其中,北京大学研究亚非地区(亚非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承担国际共运、苏联和东欧研究(苏联东欧研究所),复旦大学则专注于西欧、北美和拉丁美洲研究,另外还建立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研究所。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组建,随后成立了一系列地区国别研究所,成为地区研究在中国的一次标志性发展。从研究成果可以看出,这些机构当时主要集中于介绍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研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和现状,研究一些国家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形势,以及如何有针对性地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工作和联络工作等。这些也均是服务当时国家战略需要的研究。

从政府部门到专门研究机构

  改革开放以后,从中央到地方都先后建立起了一些决策研究部门,特别是1984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后,决策研究部门从过去的国家战略研究开始转移到经济领域的问题研究。1986年,中央又提出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制度化,以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智库的重要性随之进一步凸显,学术界也开始研究如何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智库功能。鉴于政府部门的智囊机构存在着目标不一、力量分散、缺少信息渠道等问题,有人建议把设在政府部门的政策研究室或调研室变“行政化”为“专业化”,使之成为博中有专、专博相济的多面手机构,或者设立独立于政府机构的专门智囊机构,为政府决策提供专业化、科学化的政策咨询。在这种形势下,各种专门研究机构相继诞生,包括诸多民间研究机构,如1986年成立的中国政治与行政科学研究所、1989年组建的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等。这些智库着力于经济问题的研究,为解决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2004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使哲学社会科学界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在这一背景下,一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开始探讨建立“思想库”“智囊团”的具体路径和打破当时思想瓶颈的具体方法,全国各地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纷纷探索重新调整自身定位,朝着智库的方向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各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智库功能日益显著。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中国智库一方面致力于为中国各级党和政府提供政策咨询,另一方面也开始为地方政府、城市发展、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智库研究开始从国家战略问题转向地方和城市的经济发展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智库的建议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学者的研究走出书斋,走上从社会实践中开展研究并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的道路。当时有一批学者在这些方面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包括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浦东开发开放等建言献策。

进一步聚焦城市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后,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尤其需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应“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该文件。随后,首批25家国家高端智库建立起来,其他各类智库也在政策咨询服务上发挥了不同的重要作用。《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既是经济等硬实力提高的进程,也是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高的进程。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对外交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树立社会主义中国的良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和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迫切需要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公共外交和文化互鉴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同样,城市智库自然也是其所落户城市软实力的重要载体。

  城市智库类型多样。第一类是指城市党政部门的政策研究机构,它们直接服务于该城市、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第二类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它们有的是国家高端智库,主要为国家战略服务,但由于坐落于具体的城市,因而也必然要为该城市提供政策咨询服务。此类智库数量多,各个城市都非常依赖它们为城市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第三类是高校智库,此类智库无论是智库数量还是从业人员数量都较多,因而崛起速度快,影响力也大。高校智库坐落在哪个城市首先就直接为该城市服务。第四类是民间智库,这类智库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研究更贴近于具体现实,能更有效地服务于所处城市的发展。

  城市智库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于其提供的服务,而且还在于城市智库是知识生产者、思想生产者,也是城市故事的传播者。一个城市被国际社会所关注,除了其经济成就外,还在于这个城市的智库所生产的知识、思想被转化为该城市的发展动力,以及这些知识、思想通过与国际社会同行交流、研讨而在国际上传播。在研究城市软实力时可以注意到,国际大都市除了经济发展的成就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它们大都拥有为数较多、类型多样的世界知名智库。城市智库越活跃,城市的故事、文化等就越容易远播世界,而这方面的传播更具有巨大的增幅效应,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往往就越高。

  《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意见》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提炼概括了上海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对提升软实力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上海加快打造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城市软实力指明了方向。城市软实力固然扎根于城市的历史文化,但其重要的载体就是坐落于城市之中的各类智库,它们为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贡献了思想和智慧。从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来看,以智慧和思想滋养的城市才具有品格,才具有持久不衰的发展动力。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软实力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