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外经贸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 TRADE
曾用刊名:黑龙江对外经贸
简 介:《对外经贸》传对外经济贸易方针政策,传递国内外市场信息,提供世界经济贸易发展趋势和贸易机会,探讨研究对外贸易理论和外贸体制改革、传授对外经济贸易知识,交流经贸工作经验。《对外经贸》创刊于1987年,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贸易经济类学术期刊。创刊25年来,得到国内外众多作者和读者的关注与厚爱,在政府决策部门和广大外经贸企业及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中拥有广泛、稳定、层次较高的作者群和读者群。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具品牌价值的贸易经济类学术期刊之一。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商务厅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 创刊时间:1987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宣街20-6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3283
- 国内统一刊号:CN 23-1578/F
- 邮发代号:14-289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8期
欧盟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的影响实证研究
颜鹰[1];李梦芸[2]
(6-11)
双向FDI协同对中国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基于30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项义军[1];刘重阳[1]
(12-17)
新质生产力赋能同江市外贸高质量发展:逻辑关系与推进路径
张金萍[1];范中帅[1]
(18-21)
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经贸合作现状研究
阿依古力·依明[1]
(22-26)
RCEP贸易便利性下的山东省出口贸易成效评估及提升路径研究
常杰[1];柳新如[1]
(27-31)
宁波市民营外贸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肖璐[1];徐仙明[1]
(32-36)
智能制造赋能“一带一路”高质量共建的策略研究——以智造名城常州为例
童元松[1]
(37-40)
山东省低碳物流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性研究
王钢[1]
(41-44)
新质生产力赋能杭州市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
陈佳怡[1]
(45-48)
数字赋能黑龙江冰雪旅游管理研究
鄂宁[1];李一鸣[1]
(49-52)
西安市体育、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
马丽娜[1];杨英英[1]
(53-57)
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张丹丹[1]
(58-61)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与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许琦[1];楚楚[1];孙玉莲[1]
(62-65)
数智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
程公[1]
(66-72)
数字经济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路径探索
渠帅[1];母知临[1]
(73-76)
数字社会的运行逻辑与数字公民教育的目标解析
李文佳[1]
(77-80)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赋能黑龙江省冰雪文化旅游产品的数字化推广路径研究
耿学彪[1];许瀚樱[1]
(81-84)
荔波瑶山古寨景区转型与发展的多维度探索
郭曼[1];刘宇洁[1];王廷勇[1]
(85-88)
基于CiteSpace及VOSviewer的充电站选址计量分析
刘喆[1];张腾[1]
(89-91)
数字化转型赋能“专精特新”企业创新的机制研究
龚璐[1]
(92-97)
京津冀科技人才开发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曹丽媛[1];封心怡[1];陈晓蕾[1]
(98-102)
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
陈珑瑞[1]
(103-109)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研究
王歆淇[1];段丽妮[1]
(110-114)
新商科背景下新媒体营销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入路径研究
耿庆利[1]
(115-118)
高校旅游人才培养的地域特色融入路径
彭玉琳[1];严荣[1];卢小苗[1]
(119-122)
新时代职业教育赋能共同富裕:逻辑架构与实践新径
朱兰珍[1]
(123-126)
本科高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探索
陈忠[1];宋秀峰[2]
(127-130)
新质生产力需求下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挑战与变革路径研究
姜会丽[1,2];王修来[1,2,3]
(131-134)
“数字教育”背景下西部本科高校数字经济专业虚拟教研室建设探讨
王旦[1];舒银燕[1];王业斌[1]
(135-139)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王海丽[1]
(140-142)
“新文科”背景下OBE教学理念在管理经济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王金波[1];肖凤华[1];李会军[1]
(143-147)
PBL教学法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实践
熊萍[1];于学霆[2]
(148-151)
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中的高职院校双师队伍建设创新实践探索
于淮[1];陈列勇[2];杨慧宁[1]
(152-155)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思政实现路径研究——以湖南工业大学为例
邹筱[1];张佳琪[1];于英杰[1]
(15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