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7月17日 星期四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地域研究与开发

地域研究与开发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该刊已选入:北大核心期刊(2020版)、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9-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2-201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9-2020)、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2019)

简  介:《地域研究与开发》(双月刊)创刊于1982年,是由河南省科学院主管、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地理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地域研究与开发》以发展地理学科、促进学术交流、服务于国家建设与发展为宗旨,以立足中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追求学术品位和学术质量、创办精品和特色学术期刊、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突出地理学综合性、区域性特色。主要刊载地域研究与开发方面的理论、方法与实践性的最新研究成果。

  • 主管单位:河南省科学院
  • 主办单位: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 创刊时间:1982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陇海中路64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3-2363
  • 国内统一刊号:CN 41-1085/P
  • 邮发代号:36-109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新质生产力的时空差异、影响因素和提升路径 蒙昱竹[1];郝振龙[1];王明月[1] (1-7)

2000—2020年中国制造业转移与人口迁移对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 王国霞[1];任朝锋[1] (8-15)

长江经济带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新质生产力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秦琳贵[1];刘松岐[1];王琬植[1];谢凤杰[1] (16-24)

黄河流域物流绿色效率测度及驱动因素分解研究 李倩[1];陈子杰[1];张圣忠[1];董千里[1] (25-32)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基于80个地级市的经验数据 谈玉婷[1];贺杭程[2] (33-41)

长三角文化产业数字化水平时空特征及组态路径研究 杨昀[1];刘钰婷[1] (42-47)

京津冀城市群智慧物流水平测度及障碍因子分析——基于区域协同发展的视角 唐正源[1];张冀民[2];方峙博[3] (48-54)

青海河湟地区“三生”空间格局演化、主导功能分区与可持续发展 杨显明[1,2,3];马睿晨[1];王爱梅[1];韩朋轩[1] (55-64)

养老设施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地级市层面的研究 王向楠[1,2];张艺超[1] (65-72)

长江经济带城际创新流动网络格局及城市职能特征 李建新[1];梁曼[2];徐小女[2];言圈圈[2] (73-79)

基于PLS的东北地区中俄游客旅游行为意向的影响机制研究 柳馨竹[1];周诗雨[1];王雨荷[1];徐泽军[2];张丽[1];魏俊杰[1];沈妍[1] (89-95)

线性旅游空间网络关注度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川藏线为例 张佑印[1];黄韵竹[1];李原[2];刘文婷[1];陈娅玲[3] (96-102)

风景道游客感知价值对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以草原天路为例 蔡晗[1];余青[1] (103-109)

游客地域文化原真性感知对地方依恋和忠诚度的影响机理分析 胡迪[1];雷灵[1];唐弘久[1] (110-117)

江南水乡传统聚落形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以浙江省温州市屿北村为例 黄愉皓[1];陈以乐[2] (118-124)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耦合协调研究——以成渝城市群为例 廖祥[1,2];杨鑫[1,4];焦孟杰[2];牛振生[3];郝利娜[1] (125-134)

滇中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时空耦合及影响因素研究 武燕[1,2];吴映梅[1];高彬嫔[3];李琛[4];郑可君[1,5];王梦娇[1] (135-145)

淮河生态经济带碳排放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 孙青茹[1,2,3];张硕[1,2,3];席增雷[1,2,3] (146-152)

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效率和共同富裕耦合协调与影响因素 应超[1,2];李加林[1,3,4];陈宇昕[1];沈杏雯[1];刘永超[1,3,4,2];龚虹波[5] (153-160)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以河南省淅川县为例 芦艳艳[1];李红芳[1];王婷[1];熊广成[1];樊雷[1] (161-166)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对共同富裕的影响 杨朝娟[1];程莉[2];文传浩[3] (167-174)

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民主观福祉影响的多重验证研究 李进涛[1,2,3];孙慧[2] (175-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