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民族研究
Guizhou Ethnic Studies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9-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
简 介:本刊是贵州省民族研究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民族学类综合性学术季刊。主要刊载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现主要辟有民族理论、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语言文学、民族学调查、国外民族学研究介绍等栏目。由于刊物刊载的民族学类专业信息较多,且有一定水平,能够反映该学科最新成果和前沿动态,因此,受到读者和作用的特点关注,是他们选读高质量文献和发表自己研究成果的主要期刊之一。
- 主管单位: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主办单位:贵州省民族研究院
- 创刊时间:1979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中国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北路扁井巷27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6959
- 国内统一刊号:CN 52-1001/C
- 邮发代号:66-35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民族与国家的融合:理论逻辑、历史经验与时代需求
徐勇[1];陈志永[1]
(1-7)
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我国民族理论的新发展
陈立鹏[1];闫芸[2]
(8-15)
邓小平领导民族工作的人民性底色
何况[1]
(16-21)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研究
张三南
(22-22)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彰显——对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代表大会的再考察
张三南[1];许栩[1]
(23-29)
中华民族意识推进社会良性调控的典范案例——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龚永辉[1];刘奇[1]
(30-36)
论“全面抗战”话语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于春洋[1];王家琪[1]
(37-43)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
李资源[1];汪淇[2]
(44-51)
共同富裕视域下各民族共同现代化的发展路向研究
薛俊清[1];高远[1]
(52-59)
兴边富民行动的实践逻辑和成效评价——以东北边疆地区为例
杨玉文[1];李培正[1]
(60-67)
共同现代化的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分析
陈豪[1,2];李波[1,3]
(68-75)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云南视角
杨福泉[1];杨琼珍[2]
(76-82)
从集体记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叙事的演进:裕固族“大搬家”老人的口述史研究
王海飞[1];刘梦舒[2]
(83-91)
共创共建共享视域下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品牌的建圈与强链研究——以“村超”为例
杨光勇[1]
(92-99)
侗族文化中的迁徙叙事与艺术符号表达
张琰[1];徐波[2]
(100-104)
贵州蜡染手工艺的生态传承与当代转换研究
龙英[1]
(105-11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时代价值
徐明翔[1]
(112-117)
“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专题研究
马俊毅
(118-118)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互嵌共进——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马俊毅[1,2];安茹钰[2]
(119-126)
论中华民族现代化的人民性路径——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视角
王伟[1];陆竞[1]
(127-134)
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嵌入式治理机制建设研究
赛娜[1]
(135-142)
新质生产力赋能民族地区现代化:逻辑、短板与路径
白维军[1,2];付冀珊[1]
(143-150)
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的典型实践案例研究——以贵州省2024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为考察对象
曾豪[1,3];李永皇[1,2]
(151-158)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的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研究——以贵州省王有翠等14名2024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为例
潘光繁[1];韦秀英[2,3]
(159-165)
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下少数民族文化在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
朱娅琴[1]
(166-172)
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哲学底蕴
师妍[1,2];曹振明[3]
(173-178)
非遗研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安格拉玛[1]
(179-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