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学报
Journal of Urban Sciences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2018)
曾用刊名:城市
简 介: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2023 年,《城市》正式完成主管单位、主办单位、出版单位的变更,以及期刊更名和改版升级。改版后的刊名为《城市学报》,主管单位为教育部,主办单位为天津大学,这是城市科学研究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城市学报》将以全新的学术面貌展现在读者面前,以全新定位和更高追求回应新时代与新技术背景。以城市研究为核心,促进学科发展和学术交流,并致力推动学术成果的应用与转化;强调学术独立性、严谨性、跨学科交流与合作,以全球视野发出中国声音。 拟在未来的办刊实践中,形成以下特色:一是坚持“以学术为中心”的办刊宗旨,倡导“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严谨求是、精益求精”的学术精神;二是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并重的办刊理念,形成完善城市科学理论体系;三是坚持“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的办刊思路,注重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经验与理念;四是坚持“立足学科前沿”的办刊方向,刊发高质量的城市科学前沿理论文章;五是坚持“科学规范管理”和“国际视野”相结合的办刊策略,为推动中国城市化健康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和探索实践经验。 《城市学报》将充分尊重来稿作者的观点,刊登与时俱进的文章,鼓励学术争鸣,保障学术自由、学术民主,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希望全新改版的《城市学报》能够为城乡规划领域注入新的活力,鼓励更多学者关注和参与城市研究,创造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研究热潮,集众家之所长共同为城市领域的研究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天津大学
- 创刊时间:2023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水利馆3号楼110室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278X
- 国内统一刊号:CN 12-1480/C
- 单价:
- 总价:
2024年 第6期
卷首语
石晓冬
(1-1)
韧性城市规划建设思路与对策研究
仇保兴[1];林斌辉[2];何毅文[3]
(2-6)
韧性城市规划的目标体系研究
肖俊杰[1];邹滢[1];翟国方[1,2];薛国强[3]
(7-16)
超大城市系统风险的韧性治理需求与规划响应策略
夏陈红[1];朱峻佚[1];王威[1];郭小东[1];马东辉[1]
(17-23)
北京市韧性城市建设的系统路径与规划实践
石晓冬[1];张晓昕[1];冯雅薇[2];李翔[3];穆修帆[3]
(24-29)
气候变化背景下寒地城市的韧性规划应对——基本思路与适应策略
冷红[1,2];祁婧昕[1,2];袁青[1,2]
(30-36)
韧性城市建设中的伦理问题
李文琪[1];赵泽宇[1];方东平[1]
(37-45)
基于系统论视角的超大城市韧性城市空间体系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李翔[1];张朝晖[1];张嫱[1]
(46-53)
超大城市国土空间韧性提升策略研究——上海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探索与思考
刘龙[1];徐国强[1]
(54-59)
韧性城市建设背景下广州市内涝防治规划实践
邝敏毅[1,2];邓兴栋[3];黄孚湘[3];杨玉奎[3,4];彭缘[3]
(60-67)
天津市暴雨洪涝风险与城乡发展时空耦合及规划响应策略
曾鹏[1];唐琦[1]
(68-76)
基于灾害应对中角色转变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韧性提升策略
王竹宁[1];张晓昕[1];孟德娟[1];徐彦峰[1];王强[1];贺健[1]
(77-82)
韧性城市交通系统规划研究与北京实践
王文成[1];汪洋[1];郑猛[2];张林[3]
(83-90)
山地人居环境科学视角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赵万民[1,2];赵璇[1]
(91-97)
北京潮白河流域突发地质灾害风险情景模拟研究与应用
曹颖[1];李岩[1];翟淑花[1];于家烁[1];刘宗明[2]
(98-103)
燃气事故基本特征和关键因子间的关联关系研究
于富才[1];陈震西[1];吴爱枝[1];时德轶[1];文明[1]
(104-112)
超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运营模式分异的成因机制探索——对三座典型社区图书馆的比较研究
许琪敏[1];陈晨[2,3]
(113-119)
近期学术会议信息
王峤[1]
(120-120)
国际学术会议预告
王峤[1]
(1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