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洱学院学报
Journal of Pu'er University
曾用刊名: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思茅师专学报:综合版
简 介:《普洱学院学报》(原《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下称《普洱学院学报》)是由云南省教育厅主管,普洱学院(原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刊载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其办刊宗旨为: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发表以本校教师的教学、科研成果为主,促进学校教学和学术理论水平的提高;坚持突出思想性、学术性、师范性和地方性为为办刊思想;贯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办刊方针。 1986年3月经省委宣传部、原省文化厅出版处批准正式创办,当时为省内部出版期刊,名为《思茅师专学报》(创刊初期刊号为“云南省内部报刊”特第(7)号)。1998年7月4日,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成为学报类正式期刊,自1999年第1期正式公开出版(新出期1998﹝69﹞号),并自办发行。2013年,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普洱学院,《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更名为《普洱学院学报》,刊号变更为: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7734;国内统一刊号:CN53-1224/G4。
- 主管单位:云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普洱学院
- 创刊时间:1986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学苑路6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7734
-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224/G4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期
普洱学院召开第三届科技创新大会暨2024年度科研工作总结会
(F0002-F0002)
民族民间话语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云南孟连县的“宾弄赛嗨”为例
杨璐[1]
(11-18)
清代地方志文献所见普洱府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李文龙[1]
(19-24)
明代北方民族社会思想探析:族群构建与国家认同
李征鸿[1]
(25-33)
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以来云南归侨研究概述
林娜彬[1]
(34-41)
基于品牌基因的乡村农产品品牌形象设计研究
朱利光[1];王猛[2]
(42-50)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上市公司ESG报告文化维度分析——以中国全球市值前100名企业为例
高嘉勇[1];王鑫鑫[2];王莹笛[2]
(51-61)
云南与东盟货物贸易网络动态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盛绿妍[1];白廷斌[1];钟艳[2]
(62-76)
云南省沿边地区产业转移承接力的评价与分析
何明宝[1];刘盼盼[1];赵偲[1]
(77-84)
传统与现代之间:西南联大作家云南游记研究——以姚荷生《水摆夷风土记》为中心
唐席艳[1]
(92-98)
多民族互嵌式社区国家通用语言推广现状调查研究——以兰坪县永昌社区为例
袁世梅[1];杨丽萍[1];李春忠[1];普洱学院[1]
(99-106)
西双版纳傣语植物名词的构词分析
文宁茹[1];刀洁[2]
(107-118)
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的云南高校图书馆资源整合与服务策略研究
何乔平[1];李存[2]
(127-133)
民法典基本原则的课程思政案例教学探索
郭杰[1]
(134-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