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bei Open Vocational College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
曾用刊名: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简 介:《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备案,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湖北开放职业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主要刊登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理论文章及科学研究成果。
- 主管单位:湖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原湖北函授大学)
- 创刊时间:1985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民族大道56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711X
-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902/G4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8期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职院校专创融合育人机制与实践策略
相菲[1]
(1-3)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合肥师范学院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管理创新研究
李诗然[1]
(4-5)
数智化赋能高职思政课教师教学的内在机理及创新路径
周川燕[1]
(6-8)
AIGC时代应用型高校外语教师“双创”教育能力研究
王小勤[1]
(9-11)
新文科背景下公安院校大学语文专题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唐欢欢[1]
(12-14)
大思政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的守正创新
杨艳[1];张莉[1];王青[1]
(15-17)
地方高职院校就业创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研究
韦柳婷[1]
(18-19)
教育高质量发展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路径研究
李东泽[1];孙婧[1];赵志方[1]
(20-22)
新文科背景下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祁伟[1];王云娜[1]
(23-25)
认知、认同、践行: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生成逻辑与提升路径探索
张超[1]
(26-28)
基于非遗文化大众化传播的高校文旅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赵雪梅[1]
(29-31)
高质量充分就业视角下的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张冬冬[1]
(32-34)
任务复杂性对民办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研究
张敏思[1];李春红[1]
(35-38)
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优化研究
利桂梅[1]
(39-41)
西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路径探析
刘菲[1];李新堂[1]
(42-44)
新时代高校舆情风险隐患与应对机制研究
赵建[1];季宁[1];王杰[1]
(45-46)
新时代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
史渊艺[1]
(47-49)
崇尚劳动观与职业信仰观:黄炎培职教观视域下工匠精神本质要素辨析
周军[1]
(50-53)
文化再生产视角下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分析——“职教20条”颁布5年后的重新思索
王莉[1]
(54-55)
高职学生学习力培养的现实价值和实施途径
王黎明[1];孙德伟[1];雷艳玲[1]
(56-59)
产教融合视角下产业学院面临的困境和发展探究——以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胥航军[1]
(60-61)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研究
陈海燕[1]
(62-64)
“工匠精神”与高职院校学生核心能力融合培养路径优化
袁明慧[1];武永峰[1];年立辉[1]
(65-68)
“双碳”背景下高职院校能源动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新思路
刘沙沙[1];张蕾[1];李清德[1]
(69-71)
职业教育背景下的新形态教材建设研究——以《建筑工程测量》为例
许芳[1];张春霞[1]
(72-74)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研究
丁伟[1]
(75-76)
学术英语素养培养为核心的农业院校学术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聂庆娟[1]
(77-80)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研究
杨蕊[1]
(81-82)
“五育”视域下的心理健康与思政教育融合育人实践探索
蔡静[1]
(83-85)
职业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张琼苑[1]
(86-88)
体育强国视域下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刘丽[1]
(89-92)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探析
熊勇[1]
(93-95)
以“浙江故事”讲好思政课“道理”的价值意蕴、叙事原则和实践探索
姚秋艳[1]
(96-97)
“大中小学一体化”视域下的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研究
余波[1]
(98-100)
人生观融入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
张科峰[1]
(101-103)
注重宿舍文化建设: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关键所在
徐玉惠[1]
(104-105)
高职院校《药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王莹[1];贾纪萍[1];丁宁[1];杨海峰[1]
(106-108)
CAS视域下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探微
曲世闻[1,2]
(109-111)
论历史自信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实现
黄对娥[1]
(112-113)
广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探究
陈燕艺[1];陈桁烽[2]
(114-117)
一体化建设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提升路径研究
凃玥[1]
(118-121)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阐释
包凤玲[1];李兴利[1]
(122-12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融入西部地方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践研究
覃春华[1];雷炎炎[1];钟伟轩[1]
(125-127)
“三江并流”区域生态保护协同执法机制构建研究
高春艳[1];陈传梅[1];王亚楠[1]
(128-131)
数字时代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承现状与优化路径
邹金利[1]
(132-134)
党史学习教育对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
石红英[1]
(135-137)
论朱熹民本思想对新时代统战工作的实践启示
代天喜[1,2]
(138-140)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人民性意蕴
章文军[1]
(141-143)
破圈与塑圈:高职院校辅导员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的进路选择
徐雪云[1]
(144-146)
数智赋能U-G-S协同育人模式的英语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李俊丽[1];余丽[1]
(147-149)
人工智能视阈下外语学习平台促进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探究
张鹿鹿[1]
(150-151)
大数据视角下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探析
夏云峰[1]
(152-154)
农业职业教育数字化教材的多维度优化策略与实践探索
叶惠仙[1];郭秀华[1]
(155-157)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数智财会人才培养路径探究
童晓茜[1]
(158-159)
数智化背景下OMO融合式教学在高校财会类课程中的实施路径研究
唐艺萌[1];李华[1]
(160-163)
基于数字技术的高铁线路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郑晓珣[1]
(164-165)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市场营销专业数字化转型与实施路径
蒋勋[1]
(166-168)
人工智能背景下社会工作循证实践教育模式研究
季琳[1]
(169-170)
高校中国古代史课程研究性教学路径探研
徐成[1]
(171-173)
“三结合五赋能”育人理念下民办高校课证融合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李静[1];吴汉利[2]
(174-176)
金相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思考
刘晓东[1];吕青青[1];杨立权[1];张贺[1]
(177-179)
基于翻译工作坊的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翻译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以兰州博文科技学院为例
王丹丹[1]
(180-181)
混合式课程智能化目标达成评价系统应用研究——以《日语》课程为例
柳小花[1];郭金敏[2]
(182-184)
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中成果导向与循证教学的集成应用:挑战、策略与实践
偰娜[1]
(185-187)
在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框架下探究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改革路径
黄阳[1];任占国[1]
(188-190)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跨境电子商务沙盘运营实训》新型活页式教材开发研究
刘燕[1];吴华美[1]
(191-192)
村上“跑步”类比:文化认同与传播
余亮妹[1]
(193-195)
儿童散文的文体美学
施仲贞[1,2]
(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