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Health Medicine Research and Practice
曾用刊名: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简 介:《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杂志于2004年经国家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为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主办单位为西南大学,主管单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目前杂志纸质版已发行到全国各高校、部分医院、中小学和疾控中心,电子版已发行到北美、欧州、港澳台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3249家机构,包括一些国际上的知名大学、医院、研究机构和国家图书馆,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拜尔生物科学、法国国防部、日本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南大学
- 创刊时间:2004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873X
- 国内统一刊号:CN 50-1184/R
- 邮发代号:78-149
- 单价:
- 总价:
2024年 第11期
医学生婚育观及生育意愿的性别差异分析
杨泞岭[1,2,3];高兴靖[1,2,3];彭鑫[1,2,3];刘亿[1,2,3];刘琴[1,2,3];张帆[1,2,3]
(1-8)
遵义地区农村老年人双感官功能与认知功能的关联性研究
袁梅[1,2,3];袁晓丽[1];江智霞[4];梁鹤婷[1];张雨萌[1,2];毛清云[1,2];李芸婷[1,2]
(16-22)
青年淋巴瘤患者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
李檬[1];夏奕[1];刘艳[1];邓雨婷[1];孟亦心[1];吴玲[1];赵晓茜[1]
(29-35)
超敏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关系
霍愿愿[1];张少梅[1];贺瑶[1];刘荣丽[1];唐媛[1];路金华[1];高雅[1];陈晨[2];闫洁[1]
(36-42)
术前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对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预测价值
申旭龙[1];石鑫[2];武晓海[3];占煜[4];闻永[5];陶君[1];任敏[6]
(43-48)
祛瘀生肌散联合地奥司明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患者创面愈合、肛门括约肌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高晓楠[1];彭彪[1];鲍虎豹[1];王卫娜[1];周立茹[1];吴剑箫[1];杨乾[1];吴春晓[2]
(55-60)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LDL/ApoB比值与病情、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鲁红艳[1];王雪影[1];王小兰[1];方紫微[1];于博[1]
(61-66)
B族链球菌感染胎膜早破孕妇宫颈阴道分泌物IGF-1的表达及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张碧慧[1];朱晓宁[1];李艳[1];苏芳[2];卫小静[2];曹彩萍[3]
(67-72)
儿童腺病毒肺炎后BO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赵红霞[1];唐丽敏[1];高杰[1];马佳丽[1];李春辉[1];韩晓慧[1];王丽静[1];唐永在[2]
(73-78)
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舌压抗阻反馈训练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秦科[1];王洪军[1];余铉[1];冉莉[1];徐耀[1];李兴义[1];龚自力[2]
(79-85)
大面积烧伤患者术中发生低体温的危险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樊敏[1];袁亚翠[1];郑婉君[1];王曼[1];董毓敏[1];黄容[1];韩琳[1];田静[1];苏敏[1]
(86-90)
三特三化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应用
刘虹伶[1];晏青霞[1];王美佳[1];杨利华[1];王清松[2];徐一苇[1];杜莉[1]
(91-98)
前馈控制干预联合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在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王荣荣[1];李婷[1];张娜[1];王霞[1];许静[1];柳乐[1];王俊[2]
(99-104)
Th17/Treg失衡在脓毒症诱导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杨雪[1];韩浩[2];陈柯亦[1];王欣[3];柯晓仙[1];冯萱[2];柳小平[3];赵晋[1];杨燕霞[3]
(112-119)
骨骼肌改变在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评估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彭彩霞[1];张立婷[1,2,3];李俊峰[1,2,3]
(120-126)
麻醉药物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PND影响的研究进展
陆俊[1];吕洁[1];蒋柯[1];史静[1]
(127-131)
后路腰椎间融合术后椎间融合器下沉的危险因素及影像学预测研究进展
王越然[1];王琦琳[1];张映波[1];贾宇豪[1];刘衍航[1]
(132-136)
急性有氧运动对大脑功能调控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赵丽萍[1];李之彤[1];张琪[1];王雅倩[1];陈雪雪[1];李媛[1];刘军[1];苟波[1,2]
(137-143)
运动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康复中应用的范围综述
张锐[1];罗仕兰[1];王灿[2];任颖[1];周世群[1];娄兰兰[1];张程佳[1];杨丽娜[1]
(144-150)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脏监护室护理研究进展
余媛媛[1,2];徐英[1,2];贺泽霞[1,2];易莎莎[1,2];黄晓丽[1,2];刘玉兰[1,2];王佳琴[1,2]
(15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