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engdu Aeronautic Polytechnic
简 介:《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于1985年创刊,前身为《成航教育》。多年来,本刊始终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切实遵守新闻出版法规,严格履行办刊宗旨,服务于学院的教育科研,并按照国家办刊质量标准和要求,坚持实行编辑责任制,在编辑过程中坚持“三审”、“三校”、“一读”制度,为推进成都航院的教育教学改革、学院的建设发展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 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创刊时间:1985
- 出版周期:季刊
- 地址:成都市龙泉驿区车城东七路699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4024
- 国内统一刊号:CN 51-1629/Z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2期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四川省高职学校内部治理现状、问题及策略
陈小红[1];曾友州[1];张寒露[1];吴秀杰[1]
(1-5)
服务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职业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刘建超[1];马超[1];郭少炜[1]
(6-10)
中国特色学徒制融入“岗课赛证创”协同育人:内涵阐释、现实困境与路径优化
杨骁[1]
(11-14)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专业数字治理的路径探析
雷成良[1];戴桂君[1];丁思勇[1]
(15-18)
职业本科教育闭环式岗位实习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为例
李益[1]
(19-23)
高职院校“微专业-微证书”体系驱动高质量就业新路径研究
和煦晨[1]
(24-26)
高职院校教学督导提质增效的实践探索研究
李俊洁[1];袁忠[1];李广乾[2];陈琳[1]
(27-30)
BIM+MR技术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李万渠[1];赵楠[1];冯金钰[1];李浩洋[1]
(31-34)
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航空装备制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张应培[1]
(35-38)
产业需求导向视角下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路径研究
黄丽娟[1]
(39-43)
近十年我国航空装备产业技术布局、竞争态势及转化研究
于蓓莉[1];王长春[2];门正兴[1]
(44-51)
冲击对GLARE层合板弯曲性能影响的研究与探索
周瑜[1];闵习瑞[1]
(52-56)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飞机制孔工艺智能推荐
郝雨翔[1];贾震[1];李运涛[2]
(57-61)
Myers结冰模型中的温度与水膜演化规律研究
沈柯[1];麻肖妃[1];田思远[1];王昭[1]
(62-67)
低空经济背景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监管体系的困境与优化路径
杜鸣晓[1];濮方辉[2];何立田[3]
(68-72)
龙门机床横梁优化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张田[1];朱金波[1]
(73-77)
基于人脸识别NMF算法的鲁棒性研究
吴思远[1];陈良维[1];张靓[1]
(78-83)
高校“劳动教育”同“思政教育”耦合的辩证机理、同向价值及运行路向
任丹[1];潘康[2];蒋晓敏[1];孙亚玲[1]
(84-8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探析
何汇川[1];马洪波[1];曹畅[1]
(90-94)
新时代高校党员发展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研究
胡君奇[1];吴霞[1]
(95-99)
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魏巍[1];王雷涛[1]
(100-102)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四川革命老区低空经济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
郑晓霞[1,2];何先定[1,2];周仁建[1];唐斌[1,2]
(103-107)
新时代航空文化传承与弘扬的实践进路研究
冯文英[1];刘明鑫[1]
(108-111)
航空文化育人的内涵意蕴、价值功能与实践进路研究
刘逸舲[1];毕士丽[1]
(11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