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中国哲学年鉴

中国哲学年鉴

Chinese Philosophical Almanac

该刊已选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简  介:《中国哲学年鉴》创刊于1982年,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的大型研究型、文献型学术年刊。秉承学术性、前沿性、权威性的办刊宗旨,全方位呈现中国哲学研究和教学的主要内容和重大事件,客观记录中国哲学发展与繁荣的历史进程。

  •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 创刊时间:1982
  • 出版周期:年刊
  • 地址: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4-3462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2935/B
  • 单价
  • 总价

2022年 第1期

编辑说明 (0-0)

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立传——写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年鉴》系列出版之际 (0-0)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的百年探索与实践品格 臧峰宇[1];潘玥斐[1] (3-9)

“三大体系”和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哲学研究 周丹[1] (10-18)

以“两创”促进“两结合”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发展 赵金刚[1] (19-26)

中国马克思主义资本哲学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 强乃社[1] (29-37)

思想史与哲学史之间的《西铭》研究 刘丰[1] (38-48)

布兰顿论黑格尔逻辑和形而上学——当代英美学界的黑格尔研究 熊至立[1] (49-57)

关于“智能机器与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孙伟平[1];赵宝军[2] (61-72)

深耕理论基础 面向社会现实 凝练中国智慧——2021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发展回顾 董键铭[1] (73-86)

2021年国内学界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述要 周向军[1];武文豪[1] (87-92)

21世纪以来的庄子政治哲学研究 王玉彬[1] (93-106)

古今内外 连珠合璧——21世纪以来中文学界黄宗羲研究述评 顾家宁[1] (107-121)

四十年来的象数易学研究 胡士颍[1] (122-141)

近年来国内古希腊哲学研究综述与展望 盛传捷[1] (142-156)

正义理论研究的推进和深化——2021年国内关于罗尔斯正义理论研究的进展和回顾 王立[1] (157-172)

逻辑基础理论与概念的新探索——2021年国内逻辑学研究述评 贾青[1];刘新文[1] (173-181)

“技术”概念及其相关思想在中国的变迁探析 雷环捷[1] (182-191)

开拓美学与时代的未来——2021年国内美学研究动态要点概览 何兮[1] (192-198)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宣传和实践化的杰出典范——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韩树英的哲学理论贡献 侯才[1] (201-209)

研古阐今求实 铸魂立体明用——方克立学术思想述要 卢兴[1] (210-227)

创典立范 继往开来——刘纲纪中国美学研究述论 邹元江[1];杨锋刚[2] (228-240)

直面问题 求真唯是 许全兴[1] (243-264)

我的价值研究历程 李德顺[1] (265-272)

探寻自己的一贯之道 李景林[1] (273-291)

只是一书生 尚杰[1] (292-29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研究 (303-30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境界 刘同舫[1] (303-305)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研究 韩震[1] (305-307)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陈曙光[1] (307-308)

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思考 (309-309)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创造 辛鸣[1] (309-311)

从“现代化在中国”到“中国式现代化” 杨学功[1] (311-313)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中国式现代化 唐爱军[1] (313-315)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逻辑与世界意义 任平[1];吴建厂[1] (315-316)

创造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明新形态 颜晓峰[1] (317-318)

国际国内重大现实问题的哲学思考 (319-319)

制度优势的理论根基 孙正聿[1] (319-321)

世界历史与中国道路的百年探索 吴晓明[1] (321-323)

中华民族精神所彰显的自然与生命 邹广文[1] (323-324)

内在超越论与中国哲学的特质 (325-325)

从“超验”“超凡”分析儒家超越论中人的僭越问题 黄玉顺[1] (325-327)

回归人伦日用——重建儒家的工夫论基础 赵法生[1] (327-329)

以“感通”为基础发掘“智的直觉”如何可能 蔡祥元[1] (329-331)

主体性超越视域下儒家现代超越目标的更新 郭萍[1] (331-333)

对立还是互补:重思儒墨关系 (334-334)

儒墨互补何以可能? 陈来[1] (334-336)

儒墨异同中的兼爱与仁爱 李存山[1] (336-338)

儒墨互非与相互成就 高华平[1] (338-340)

荀子是如何辟墨的 孔德立[1] (340-342)

实用主义哲学新进展 (343-343)

将再现型哲学奠定在实践型哲学的基础上 陈亚军[1] (343-345)

论实用主义进路对当代心灵哲学范式的整合与重构 徐陶[1] (345-346)

试论认知科学中的实用主义元素 江怡[1] (346-348)

现象学与分析哲学的对话 (349-349)

胡塞尔论涵义与对象的区分——以弗雷格的语义学为参照 高松[1] (349-351)

感知经验对知识的基础作用辨析 张秋成[1] (351-353)

触觉与空间 王继[1] (353-354)

看见他心 陈巍[1,2] (355-356)

论文荟萃 (359-389)

新书选介 (390-403)

译著举要 (404-415)

学者动态 (419-420)

新成立的哲学教学与研究机构 (420-421)

2021年哲学学会换届情况 (422-424)

重大项目 (425-441)

获奖信息 (442-447)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2021年科研概况 (448-460)

大事记 (461-480)

哲学界动态 (481-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