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简 介:《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是由我校主办的教育科学研究期刊,是国内医学院校乃至全国高校学报中为数不多的教育类期刊。自1999年创刊以来,学报以邓小平教育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立足本校,面向全国,积极反映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 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 创刊时间:1999
- 出版周期:季刊
- 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柳台大道1166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8288
- 国内统一刊号:CN 51-1576/G4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期
“传承创新”理念融入高校中药专业课教学的实践探索——以《中药药理学》课程教学创新改革为例
刘雅蓉[1];戴敏[1];汪宁[1];许钒[1];李丽丽[1];贾晓益[1];黄琪[1];韩岚[1];吴鸿飞[1]
(1-3)
基于临床案例的渐进式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刺法灸法学实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何玲玲[1];林莺[1];陈采益[1];郑雪峰[1];林驰[1];何芙蓉[1];范昕艺[1];林栋[1]
(4-6)
基于“高层次复合型”养生人才培养的中医体质养生学案例库建设
代渊[1];秦凯华[1];胡鹏[1]
(7-9)
“双碳”育人模式下中医专硕临床胜任力提升路径
张碧溦[1];李嘉钰[1];韩茹杰[1];徐丁洁[1];杜晨光[1];韩阳[2];焦锟[3];王东军[1]
(10-12)
西部高校构建生态学科群及培育特色交叉学科的路径探析
李玉平[1];王晓静[1];姜在民[1];刘林强[1];龚宁[2]
(13-16)
“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双驱动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张艳春[1];高松[2];汪天明[2];王茎[1];许钒[1];吴德玲[2]
(17-18)
新医科背景下基于创新能力驱动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席珺[1];汤必奎[1];吴华彰[1];王荣[1];刘长青[1];韩力[1];李正红[1]
(19-22)
基于色谱质谱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中医药专业实验教学创新实践探究
王迪[1];邓放[1];张传洋[1];杨璐嘉[1];Li Mingjian[1]
(23-25)
研究生学术廉洁教育路径探析
许美玲[1];赵丽[1];李铁[1];陈新华[2];王静[1];张瀚文[1];杨波[1]
(26-29)
公共经济视域下临床护理教育实践探索
宋丹丹[1,2];陈艺天[1];黎亚运[1];李勇[1]
(30-34)
基于OBE理念的高职工科毕业设计评价体系构建与研究
鲁顶芝[1];陈开兵[1];王善勤[1]
(35-37)
传统保健体育文化在中医药院校推进“五育并举”中的筑基作用研究
朱迁[1];袁佳[2]
(38-41)
新时代劳动教育对高校人才培养作用的探索
马彩云[1];王天[1];文河保[1];贺行春[1];王荣[1];王媛媛[1];刘长青[1];李正红[1]
(42-45)
OBE理念+BOPPPS教学模式在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
叶红伟[1];王蕾[1];杨丽娟[1];郭晓磊[1];马善峰[1];高琴[1];胡杰[1]
(46-49)
基于CBL二维四阶法的seminar模式在普外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
赵云[1];高哲[2];钟世彪[1];王娟[1];陈学龙[1]
(50-53)
融入人文关怀理念的叙事医学教育在泌尿外科轮转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中的应用
王翔[1]
(54-57)
PBL教学模式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以系统整合临床课程为例
张璇[1,2];曾静[3];王婷[1]
(58-60)
新农科背景下农林院校基于OBE理念的“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欧阳卓智[1];秦赛楠[1];张雪[1];孙西宁[1];王铁成[1]
(61-63)
融合BOPPPS和项目驱动式的教学实践与成效——以“应用时间序列课程”为例
施晓燕[1];赵有益[1];高小燕[1];卢整智[2]
(64-68)
AI赋能家校联动的外语教育新策略
唐晓苏[1]
(69-71)
以“三感”促“三力”,高校新生团组织活力激发研究
鲜国彦[1];王思聪[1];杨丽君[1]
(72-75)
智媒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四全”路径创新
胡子鸣[1]
(76-79)
新一轮审核评估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以C大学为例
舒雯雯[1];丁丹[1]
(80-83)
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培育农科大学生“三农”情怀的路径与机制
贾恩颖[1]
(84-87)
三线精神融入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逻辑理路、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尤本玥[1];尤金亮[1]
(88-92)
家校社联动同心共筑高质量教育共同体
李化树[1];孙世萍[2];王雨晴[2]
(93-95)
历史-社会-文化三维框架下我国中医教育制度研究
李芷芮[1];杨帆[2];王世宇[3];杨胜[1]
(96-100)
AGIL模型下中医药院校新质生产力培育与文化育人协同机制研究
钟英雄[1]
(101-104)
论高校思政课新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刘诗贵[1];杨任鹏[1]
(105-108)
面向新质生产力的中医药校企联合实验室分层次分类型模式构建
朱丽谕[1];陈志敏[1];张定堃[1];陈依培[1];裴照卿[1];郭洪刚[1];郑川[1]
(109-113)
传统文化赋能一站式社区“雅”文化育人内涵与模式构建
杜娟[1];莫维兰[1];何坤霖[1];范文淑[1];胡湘敏[1]
(114-116)
关于“院院合一”体制下为低年级医学生配备人生导师的几点思考
黄磊[1];黄彬[1];吴薇[1];赵新钢[1];陈玉霏[2]
(117-119)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
官玉平[1];徐艳[1];顾冯霞[1];王膺杰[1];王毅[1]
(120-123)
中医养生与食疗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思考
张玉蝶[1];马晓菊[2];魏继平[2];刘蓓[2];高飞[2];游宇[2]
(124-127)
传播学视角下大学英语讲好中医药故事的思政教学模式探析
李曼[1];李德俊[1]
(128-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