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4月03日 星期四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曾用刊名:安徽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简  介:《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安徽工业大学主办,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编辑出版的社会科学类学术理论刊物。1984年创刊,现为双月刊。曾获安徽省高校学报优秀期刊一等奖,全国理工农医优秀社科学报。在乃至全国已有一定影响与地位,在国内学术界有良好的声誉。

  •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安徽工业大学
  • 创刊时间:1984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安徽省马鞍山市湖东路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9247
  • 国内统一刊号:CN 34-1215/C
  • 单价
  • 总价

2024年 第4期

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基于空间计量和系统GMM模型 马振豪[1];张梦羽[2];夏益国[1] (1-5)

货物零关税背景下安徽省对RCEP其他成员国的出口潜力研究 权家伟[1];汪五一[1] (6-11)

内部控制质量、审计意见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研究——基于深交所上市中小企业的实证分析 臧卉[1] (12-18)

基于MO-LPHGS-SDE算法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碳排放优化研究 汪和平[1];陈肖肖[1];张卫芳[1] (19-25)

欧洲海洋渔业现代化及海洋生态养护 王玉欣[1] (26-31)

《淮南子》研究进展与展望:基于VOSviewer和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汪隆[1];高胜兵[1];邓高胜[1] (32-36)

论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的古文字研究方法 王其秀[1] (37-38)

多模态视域下红色文化数字传播路径研究——以金寨为例 盛榕[1];杨健[2];姚连军[3] (39-42)

数字化转型下“双线”教学高质量发展研究 贾兴梅[1];方大春[1];李丽[1];陶善信[1] (43-47)

新时代高校实施美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王冠英[1];周炯焱[2] (48-50)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陈峰[1];黄俊[1] (51-52)

软件工程专业软件架构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王桐[1] (53-55)

基于OBE理念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以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实验为例 张莹[1];林瑞莲[1];贾志刚[1];周华[1];张洪娜[1];叶明富[1] (56-58)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金玲[1];万玉保[1];田雪梅[1];徐琰[1];高宏[1];夏友谊[1] (59-61)

新形势下水质工程学1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马江雅[1] (62-63)

双创背景下焊接检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胡磊[1];尹孝辉[1];谢虎[1];马群双[1] (64-65)

“双碳”目标背景下炼铁原料制备课程教学改革 丁成义[1];龙红明[1];春铁军[1] (66-68)

冶金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与实践 金星[1];李娜[2];尹振兴[2];孔辉[2] (69-70)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金属压力加工车间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张明亚[1] (71-72)

“双碳”背景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究 吕宁宁[1];余正伟[1];吴雪兰[1];李明阳[1] (73-75)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 李俊哲[1];马扬洲[1];俞海云[1];冉松林[1] (76-78)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吕耀辉[1];张伟[1];晋传贵[1];夏爱林[1] (79-81)

材料科学基础2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李赛赛[1];郑翠红[1];冒爱琴[1];冉松林[1];俞海云[1] (82-83)

LabVIEW仿真技术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郭丽娜[1];孟凡禹[1];王中明[1];钱付平[1];贾勇[1] (84-86)

伟大历史主动精神的科学内涵、生成逻辑和价值意蕴 陈珏[1];郭纪青[1] (87-88)

延安时期毛泽东关于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养及启示——基于《中国青年》的考察 杜梅梅[1];陆书建[1] (89-92)

新时代高校红色文化教育话语创新研究 张悦[1] (93-96)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挑战及强化路径研究 苏蔚[1];张虎[2] (97-100)

基于期望理论的“00后”大学生学风建设新路径探究 卜齐春[1] (101-102)

基于CBE理念的普通高校工科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 陈洁[1] (103-105)

高校课程思政实施策略探究 郎佳红[1];程木田[1];王彦[1];任明凡[1] (106-107)

地方高校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借鉴 尚明明[1] (108-110)

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研究:基于小组工作 朱圣兰[1];冀秀芝[1];唐志强[1];汪义庆[1] (111-114)

地方本科高校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探略 魏志刚[1] (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