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7月17日 星期四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当代传播

当代传播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17)、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简  介:《当代传播》创刊于1985年5月20日,全年出版6期(双月刊),单月15日出版。期刊以展示新闻传播学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和前沿理论、分析中国新闻传播实践的演进规律、揭示新闻传播现象的本质内涵、推进新闻传播理论创新为宗旨,探讨新闻学术理论、关注新闻实践、追逐前沿新闻传播理论成果。期刊开设本刊特稿、新闻与传播研究、本期关注、热点透视、传媒观察、探讨与争鸣、传媒产业、环球视野、传播法治研究、新媒体、应用研究等栏目。近年来刊发的多篇学术论文先后荣获中国新闻奖、新疆新闻奖,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闻传播学学术期刊。

  • 主管单位:新疆日报社
  •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新疆新闻工作者协会
  • 创刊时间:1985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鸿园北路500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5322
  • 国内统一刊号:CN 65-1201/G2
  • 邮发代号:58-155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巩乃斯之夏 高立群 (I0001-I0001)

山野的守望者 路芳 (I0001-I0001)

传媒幽默 (I0002-I0003)

马仲强国画作品选 马仲强 (I0004-I0004)

砥砺奋进四十载薪火相传启新程——《当代传播》创刊40周年寄语 (1-1)

构建稳定性与开放性相统一的当代中国新闻学 杨保军[1] (4-9)

中国现代新闻学科自主构建的逻辑与路径 刘冉冉[1];王润泽[2] (10-15)

为何是交往?新闻学交往范式的哲学阐释 李泓江[1] (16-20)

身体、定位媒介与城市:具身移动传播中的空间生产 王长潇[1,2];杨立奇[3] (21-25)

重构专业边界:青年网络主播的关系建构与媒介知识生产 薛翔[1,2];高贵武[3,4] (26-30)

数字城市的媒介化生产及其生命政治解读 汤志豪[1] (31-35)

中国国际援助信息跨文化积极共情的双路生成与多向引导 刘绩宏[1] (36-40)

生成式人工智能介入下国家形象的视觉框架及其效果——基于推特社交媒体平台中国图像数据的实证分析 陈慧敏[1];陈祉伊[1];吴宜檬[1];金兼斌[1] (41-48)

人机传播视域下政务人工智能信任感知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地方政府政务聊天机器人实证检验视角 张辉锋[1,2];郭萌萌[2] (49-56)

如何探索平台与应用程序?——走查法的方法溯源、现实图景与未来面向 陈阳[1];吕行[2];杜莉华[2] (57-64)

巧用大语言模型:传播学文本数据的半自动编码研究 徐敬宏[1];郭迪帆[1] (65-69)

“是助手而不是同事”:新闻从业者如何理解与使用人工智能 强月新[1,2];杨雨凌[2] (70-74)

循声觅世:视障人士与智能手机间的听觉可供性研究 王茼萱[1];贺艳[1] (75-80)

“全职儿女”的媒介展演、面子博弈与代际关系重构 杨帆[1] (81-86)

唤醒民众、摆脱落后、追求民主的奋斗历程——阿塞拜疆新闻传播史 张玉川[1];陈力丹[2] (87-91)

信息接触立场一致性对个体态度极化的影响机制——基于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研究 丁汉青[1];梁雨辰[1] (92-100)

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用户协议内生风险管制机制研究 胡晓荣[1];王振宇[1] (101-106)

以“址”为“媒”:遗址博物馆再脉络化的记忆实践 刘子潇[1];马艺珈[2];潘蓉[3] (10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