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战线
Thinking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4)、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4)、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5)
简 介:《思想战线》的前身是《东陆校刊》,创刊于1923年。当年,云南大学的前身“东陆大学”建校,出版了云南大学历史上第一本具有学报性质的《东陆校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许多著名学者如袁嘉谷、陈省身、闻在宥、冯友兰、楚图南、白寿彝、姜亮夫、徐嘉瑞等都在《云南大学学报》上发表过文章,可以说,云南大学各时期的学报,包括《思想战线》,是新中国不少学术大师的摇篮。后经中共云南省委研究同意,并报请国务院教育部批准,《云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思想战线》,从1975年起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由云南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双月期刊。《思想战线》作为云南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刊物,始创之初,立“民族”“边疆”“西部”为学术特色,奠人类学与民族学学术研究重镇之基。长期以来,在坚持“学术立刊”和“注重原创”之办刊宗旨的同时,依托云南边疆区位与民族学、人类学研究资源之优势,关注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和重大现实问题,巩固发展了优良的学术传统,形成了鲜明的学术特色和深厚的学术积淀。与此同时,刊物的国际影响不断扩大,被国外学术界和出版界视为重点关注的中文学术期刊之一,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学者来稿和国外订户迅速增多,美国国会图书馆、英国大英博物馆、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图书馆等重要国际图书刊物收藏机构和国外著名大学图书馆纷纷收藏并将其列为重要上架期刊。
- 主管单位:云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云南大学
- 创刊时间:1975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云南大学敬宾楼1213室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778X
-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002/C
- 邮发代号:64-3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从“国家—社会”关系演进看西方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质差异
杨增岽[1];张浩一[2]
(1-13)
试论良好文化生态的科学内涵及优化路径
杨平[1]
(14-24)
数字技术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探讨与实践路径
张艳斌[1,2]
(25-33)
建构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民族学学科
何明[1,2]
(34-44)
全面抗战与中国共产党的“中华民族”话语构建——以杨松对“中华民族”概念的探析为例
娄贵品[1]
(45-56)
多民族国家治理视角下西班牙应对分离主义挑战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张育瑄[1];刘泓[2,3]
(57-65)
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的机制与作用
张书琬[1,2]
(66-73)
流动视野下的少数民族地区县域发展:就业与收入的健康效应研究
郭未[1];马静[1]
(74-89)
南南移民:从“全球南方”视角分析乌干达华人女性孕产行为
张仁烨[1,2];景军[3]
(90-101)
早期汉族移民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在西南边疆的形成
李东红[1,2]
(102-109)
从矿区纠纷到边疆失序:嘉道时期云南社会矛盾的演化逻辑
马琦[1]
(110-119)
在老中资企业动态能力对其多元辐射效应的影响研究
韩越[1];方俊智[1]
(120-127)
从“市场换技术”到“市场育技术”:超大规模市场赋能的空间逻辑与培育机制
李娅[1];官令今[1]
(128-136)
“我们”的建构与发展中国家的国家民族认同
常士訚[1]
(137-145)
以共享文化符号推进中华文化认同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沈桂萍[1,2];王迎春[3]
(146-155)
以新质思政工作能力推动高校精准思政:内在机理、现实困境及实践进路
罗永辉[1]
(156-164)
智能算法赋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探赜
周利生[1];刘可馨[1]
(165-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