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1月03日 星期五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

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 集刊

曾用刊名: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研究论丛(-1700);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1800-)

简  介:《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主编的学术论文集。该论文集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旨,历史学、哲学、文学、政治学等学科范围内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研究都是论文集的关注对象。论文集以收录原创学术论文为主,开辟唯物史观与中华民族发展史、古史专题、近代史专题、文化哲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教育教学动态、秦皇岛地域文化、读史札记、学术动态暨书评等专栏,都颇具特色。论文的作者均为高校教师,均言之有物,可供相关学者参考。

  • 主办单位: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主  编:董劭伟;秦飞;王红利;鞠贺
  • 创刊时间:2015
  • 出版周期:年刊
  •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
  • 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27-3350-0
  • 单价
  • 总价

总第

祝总斌先生谈历史学习——北大历史系本科生一次答疑的听讲笔记 张金龙 (3-9)

王阳明与《大学》 杨军[1] (13-23)

《大学》“三纲”的现实意义 苏艳丽[1] (24-39)

《大学》“六证”的现实意义 杨宁[1] (40-52)

《大学》“八目”的现实意义 李景微[1] (53-68)

唐代伎术官的来源及其对伎术官仕途的影响 张锐[1] (71-85)

唐代马政的历史启示 张林君[1] (86-101)

《资治通鉴》历史叙事层面新探——以对牛李党争的叙事为例 任建芳[1] (102-121)

南唐太弟李景遂及相关问题考 张云梦[1] (122-136)

“士族政治”“门阀政治”与“皇权政治”的辨析——基于《中国古史分期暨社会性质论纲》研究学说 叶长青[1] (137-146)

科举与仕宦——上党苗氏家族的沉浮 王玲[1] (147-161)

新见《朱蓣疏》校释与考论 张志斌[1];李昕升[2] (162-174)

东魏南营州英雄城辨析 崔玉谦[1];贾子辰[2] (175-182)

《圣母帖》与扬州东陵圣母考 姜凌宇[1] (183-192)

晋藩与州县——明清时期山西土盐管理体制及其运作研究 李璐男[1] (193-214)

满族萨满文化中的虎崇拜考略 穆崟臣[1];胡紫薇[2] (217-229)

北魏平城宫各阶段殿堂营建情况 王琪[1] (230-251)

辽朝僧侣石刻的书写 鞠贺[1] (252-264)

金朝尊孔崇儒教育举措初探 孙凌晨[1] (265-274)

辽朝文化自信的构建途径 孙国军[1] (275-279)

生态规范的民间所见:友好互惠型精怪故事与传统文化 伊涛[1] (280-294)

“苗湖书会”的文化演变和审美价值探绎 焦迎春[1];赵士城[2] (295-301)

近代滏阳河水运与码头市镇经济的发展——以衡水地区为例 蔡禹龙[1] (305-317)

顾振研究资料汇编(一) 张阳[1] (318-354)

坚持“四个机关”定位和要求,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自身建设 于春玲[1];郭佳妮[1];李晓悦[2] (357-375)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及其世界意义 滕淑娜[1];张松岳[1] (376-389)

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特征 龚志祥[1];田华[2] (390-402)

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杨芷郁[1] (403-412)

抗日名将李红光英雄形象的建构与确立 王孝华[1,2] (415-423)

心坚不畏道险阻 敢问绝壁要天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理解“理想信念”的深刻内涵为例 秦飞[1];叶木昱[1] (427-433)

从“一国两制”实践与香港回归看中英关系 张阳[1] (434-441)

文化符号共创共享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民俗学概论课“民俗的扩布性”为例 李立[1] (442-45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阎晓军[1] (453-454)

防微杜渐,守正创新,培养身心健康的时代新人 史宗平[1] (455-458)

启智明理 塑造人格 许旭[1] (459-463)

香菱学诗中的“教”“学”之道 房美妍[1] (464-467)

学习情绪管理 促进心理健康 姜丛萌[1] (468-471)

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 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迟莹莹[1] (472-475)

恋爱心理课程中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情故事中价值观探究 赵玲叶[1] (476-47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中的积极作用 王森[1] (479-481)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自我意识培养 于晓辉[1] (482-485)

新见近世秦皇岛诗文辑录(再续) 王健[1] (489-513)

明长城侦防体系“夜不收”制度探究——从秦皇岛板厂峪新发现石刻谈起 陈厉辞[1];董劭伟[2] (514-534)

秦皇岛古诗10首今注与书法欣赏 王红利[1];孙勇[2];徐向君[3];徐若源[4];张强[5];李昌也[6];潘磊[7];纪晶伟[8] (535-552)

评王贞平《多极亚洲中的唐朝》 刘艳聪[1] (555-562)

王云飞《书圣之玄:王羲之玄学思想和背景》评介 刘立士[1] (563-565)

穆崟臣《政以养民:十八世纪社仓积贮研究》评介 刘楠[1,2];王秀峰[1,2] (566-571)

探索哲学与历史学关系的一部力作——《哲史论衡》述评 周梦杰[1] (572-575)

《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 (57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