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5月24日 星期六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西部素质教育

西部素质教育

Western China Quality Education

简  介:《西部素质教育》是由青海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主管/主办、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教师进修分会指导的教育类学术期刊。本刊立足西部,面向全国教育界,以“重点反映我国西部地区素质教育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介绍发达地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秀教育成果,反映我国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动向与经验,打造西部地区素质教育研究与交流平台,推动西部地区教育进步”为办刊宗旨,恪守“追踪教育研究前沿,关注教育实践热点,探索创新教育理念,传播教育教学信息,总结教育实践经验”的办刊理念,旨在反映我国西部地区素质教育领域最新实践和研究成果,介绍发达地区乃至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秀教育研究成果,搭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素质教育的交流平台,并通过开展高端研讨会、专家约稿和论文征集等活动,为全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界开展素质教育研究、交流实践经验、互通研究信息提供重要渠道和平台。

  • 主管单位:青海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主办单位:青海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创刊时间:2015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五四西路71号19号楼10-12层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6401
  • 国内统一刊号:CN 63-1080/G4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8期

“数智赋能、赛教融合”背景下道桥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念腾飞[1];张红英[1];张磊[1];袁华智[1] (1-6)

基于产教协同的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研究生数字素养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邓淼磊[1];樊少珺[1];曹鹤玲[1] (7-10)

学习环境对医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研究 杨榆玲[1];欧阳静莹[2];李雨洁[3];向伊[3];罗兰[1] (11-14)

学科专业竞赛与实验课程教学的融合——以钢铁智能冶金专业“炼钢原理与工艺实验”课程为例 高菊[1];岳立喜[1];王树宝[1];丁志军[2];张文峰[3] (15-19)

电子信息工程一流专业建设的实践、成效与优化策略 王丽[1];毕杨[1];张杨梅[1];王威[1] (20-24)

基于SWOT分析法的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路径 王洁[1];鲍猛[2] (25-29)

基于雨课堂的种苗学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 何炎红[1];叶冬梅[1];白玉娥[1];萨如拉[1];郝龙飞[1] (30-33)

资源基础理论视角下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四元动态扶持模式研究——以广西G大学为例 谢颖灵[1];庞丽[1] (34-37)

混合式教学中高职学生学习特征分析及学习效果提升策略 任婷[1] (38-41)

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 周明芳[1] (42-45)

高校翻译专业赏析课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入研究——以乐山师范学院为例 车欢欢[1] (46-50)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杨芳[1];粟立丹[1];袁灿[1];戢得蓉[1];梁鹏娟[1] (51-55)

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思政反向设计与实践——以“投资银行学”课程为例 柳岸林[1] (56-61)

基于课程思政的生态设计与雨洪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李晓桐[1] (62-66)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植物保护课程思政育人现状调查 邱宁宏[1];江秋菊[1];刘芬[1] (67-71)

大思政视域下初中红色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陈玉玲[1] (72-75)

以培养高阶思维为目标的“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师兵兵[1];杨水艳[1] (76-79)

生源多元化背景下护理类毕业生职业素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王思平[1];周可瑩[1];严璐璐[1];林丽敏[1];刘静玉[1];李颖[1];朱安琪[1];黄慧鑫[1] (80-83)

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康养旅游人才培养路径 任欣鹭[1];卢谦[2] (84-87)

“五育融合”视域下地方高职院校双创育人路径 卢奔宇[1] (88-91)

校外劳动教育基地建设路径 王艳敏[1] (92-95)

STEAM教育理念下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职三维数字模型绘制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陈思佳[1] (96-99)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实践研究——以甘肃省会宁县新北小学“和智课堂”打造为例 王志杰[1] (100-103)

高职院校辅导员阶段性发展特点研究 魏雅洁[1] (104-107)

自我决定理论视域下中小学教师的情绪劳动及其管理策略研究 王智莹[1];于影丽[1];江楠[1] (108-111)

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乡村教师的发展困境及对策 石艳平[1];尚小舟[1];周昱[1] (112-115)

教师增值性评价对中小学教师评价的启示 陈佳美[1];佟玉英[1] (116-119)

“互联网+”背景下“电路理论”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臧堃[1];崔崇雨[1];权学政[1];荆刘攀[1] (120-123)

人工智能时代法学教育智能化转型路径研究 覃腾英[1];黄立安[2];庞庆龙[1] (124-127)

人工智能赋能研究生管理路径探索 姜琳婧[1];金爱兵[1];巩丽[1] (128-131)

产教融合背景下车联网智能环境感知实验室建设的探索 李富[1,2];王泉[1];顾晟昊[1] (132-135)

数智赋能舞蹈教学变革的理念、场景和路径 康欣欣[1,2];张红军[3];乜勇[2] (136-140)

“金课”建设背景下生物物理学混合式教学实践 郭佳[1];鲍磊[1];康文斌[1] (141-144)

基于“人、课、校、企”四维度提升高职商贸类专业学生数字素养 胡慧[1] (145-148)

“互联网+”视域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赵燕[1] (149-152)

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以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例 王军[1] (153-156)

三明治教学法在脑卒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刘福德[1];晏格致[1];韩香凝[1];江世良[1];马文龙[1];孙鹏[1];程娅雯[1] (157-160)

药用矿物学和分析化学学科的整合 吴松涛[1];刘玉琴[1];宋成武[1];黄荣增[1];徐天玲[1] (161-165)

基于深度教学理念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以方向导数与梯度为例 胡晓晓[1] (166-169)

高校学生社团参与行为消退因素分析及引导策略 党从速[1] (170-174)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留学生专业基础课教学研究与探索 徐冠军[1];何俊[1];李楠[1] (175-178)

基于物理实验中心的“基础创新实验室”建设机制研究——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王旭[1];王志萍[1];杨宇晴[1];钱超义[1];许雪芬[1];雷盼灵[1] (179-182)

高职院校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探索 张伟华[1];王德旺[2] (183-186)

产教融合视域下数字商务服务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研究——以福建省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为例 杨丽钦[1] (187-190)

基于“1234”研究框架推进中职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探究 罗艳玲[1];倪洁[2] (191-194)

“三教”协同背景下专升本教育的意义、困境及路径 朱元梁[1];杨婷[1] (195-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