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展经济
Trade Fair Economy
曾用刊名:中国商业年鉴
简 介:《商展经济》杂志于201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原《中国商业年鉴》变更而来,在沿袭年鉴出版的权威性、严谨性、严肃性、科学性基础上,《商展经济》 明确了新的办刊宗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办刊方向,反映商业流通领域的发展新动态,刊发商业展览业理论研究和学术创新成果,探讨商展经济的现状和问题,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水平。 未来,《商展经济》杂志将始终秉持“专业性、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前瞻性”的办刊理念,及时刊登商展、流通、服务、贸易经济等相关领域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更加全面系统地展现行业实践创新和理论研究成果,为指导行业健康发展、支撑决策、打造品牌、推动商贸流通和商展经济进步发挥积极作用。
- 主管单位:中国商业联合会
- 主办单位:中国百货商业协会
- 创刊时间:2003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路21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6776
- 国内统一刊号:CN 10-1617/F7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0期
数字经济时代直播电商驱动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的策略研究
刘倩[1]
(1-3)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展会赋能城市品牌形象重塑的路径探究
孙晓晴[1];刘朔辰[1]
(4-6)
地方会展活动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以第五届吉林非遗节为例
赵驰[1];孙悦[1]
(7-9)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音乐节游客满意度提升路径研究
谢文迪[1];池熠铖[1]
(10-14)
数字金融背景下跨境电商创新发展模式研究
杭舟[1]
(15-18)
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模式与瓶颈突破探究
山孟丹[1];裴丽[1];王贝贝[1]
(19-22)
大数据应用于物流领域的研究现状分析
许哲皓[1];赵健[1]
(23-27)
政府数字化转型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我国各省为例
张简宁[1]
(28-32)
绿色经济背景下江西省产业结构变迁的研究
李雅琴[1];王文轩[2];戴静[3];董大朋[1]
(33-36)
泛珠三角区新质生产力的指标测算与时空演变——基于2012—2022年9省面板数据
杨静怡[1]
(37-41)
基于主客关系的当地居民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态度研究——以河南省郭亮村为例
段方俊[1]
(42-45)
基于网络文本与IPA模型分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斯腾湖为例
罗健[1];罗磐石[1]
(46-49)
服务生态系统视角下辽宁旅游企业价值共创机制与策略研究
牟莉莉[1];邵子豪[1]
(50-53)
基于数字足迹的传统古村落游客感知体验探究——以四川省舟棱幸福古村为例
康金[1];黄萍[1];郭创乐[1];高宇欣[1];胡伟业[1]
(54-58)
基于影视媒介矩阵中的重现强化年轻一代对非遗感知的研究——以《三泉溪暖》为例
尹晓龙[1]
(59-63)
数字经济视角下县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模式研究——以甘肃省天水市为例
李晨波[1];张小涛[1]
(64-67)
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研究
李燕[1]
(68-71)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新疆及西北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娜尔克斯·努尔旦别克[1,2]
(72-75)
社交电商虚假宣传对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分析
封晔[1]
(76-79)
品牌跨界联名成功路径探析——以瑞幸咖啡“酱香拿铁”为例
贾海通[1]
(80-83)
新能源汽车品牌营销策略研究——以小米汽车为例
周嘉文[1]
(84-87)
企业不同阶段数字化转型程度对个股收益率的影响研究
李思成[1]
(88-92)
“双碳”背景下绿色金融优化发展的路径研究
谭文俊[1]
(93-96)
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以五家银行为例
张亚欣[1];王雨[1]
(97-100)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风险应对策略探究
张祎晗[1]
(101-104)
供应链柔性研究现状与展望
邓辰星[1]
(105-108)
钢铁流通视角下物流平台智慧迭代创新的策略研究
李宏[1]
(109-112)
供应链场景下中小微企业商票融资的路径研究——以核心企业Y公司为例
李向[1]
(113-116)
产业政策与企业创新的研究综述
邓婷[1]
(117-120)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廊坊市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
刘洋[1]
(121-124)
数字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研究
许达[1]
(125-128)
数字化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以广东、江苏、山东三省为例
张燕[1]
(129-134)
苏州地区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发展现状及建议
钱嘟[1];刘骏旭[1];马燕琴[1];马心怡[1];杨蒋雯[1]
(135-139)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洛南县特色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彭蕾[1];高梓涵[2];陆悦[2];苏晓红[2];陈志嘉[2]
(140-143)
大学生对校企合作跨境电商培训的需求与影响因素探析
魏优[1];郭艳[1]
(144-147)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推进路径研究——以高职院校为例
童光展[1];祝春花[2]
(148-151)
直播电商人才培养助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实践研究
张欣欣[1]
(152-155)
新质生产力赋能电子商务教学的创新实践研究
杨巧凤[1];王敏[2];刘海明[1];杜冬丽[1];陈娟[1];杨晓花[1]
(156-162)
“双碳”背景下企业绿色营销策略构建与问题解决
陈诚[1]
(163-166)
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模式构建策略研究
黄洋博[1];付艳琴[1]
(167-170)
政府补贴对新型储能企业技术创新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吴艳红[1];陈涛[1]
(171-174)
国有企业构建与ESG有机融合的绿色投资合规风控体系探究
朱晨[1]
(175-178)
新能源示范城市政策对企业环境责任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
李孟星[1]
(179-183)
农业创新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武优光[1];胡宝华[1]
(184-187)
“保险+信贷”模式对广西桑蚕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
黄子津[1]
(188-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