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5月24日 星期六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大学:研究与管理

大学:研究与管理

University (Academic)

曾用刊名:大学:研究;大学:学术版;大学.研究与评价

简  介:《大学:研究与管理》创办于2006年,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科协学术部做学术支持,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高等教育领域的专业学术期刊。刊物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促进科学技术发展、促进学术交流,培育科技创新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宗旨,注重自然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教学与教育研究的新领域、新思想、新学科、新流派,突出学术性、理论性、综合性及前沿性,跟踪及介绍相关领域最新成果。刊物自创办以来,影响深远,组建了由教育部相关领导、部分大学校长、著名专家和学者出任顾问和委员的编委会,系《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中国知网(CNKI)收录期刊。《大学》(研究与管理):关注普通高等学校建设与发展、学生管理工作开展、师生成长等问题。设有专题特稿、高端访谈、高校建设、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教师发展、德育思政、创新创业等主要栏目。

  • 主管单位: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重庆课堂内外杂志社出版有限公司
  • 创刊时间:2006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财富大道19号财富园三号B栋8楼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7164
  • 国内统一刊号:CN 50-1178/G4
  • 邮发代号:78-286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6期

《广西大学》林学院 (F0002-F0002)

坚持三个导向全面增强思政引领力 构建新农科“大思政”协同育人新格局 徐丽[1] (1-2)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融合路径分析 杜雨来[1];马艺源[2] (3-6)

新媒体赋能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与路径探析 李之也[1] (7-10)

“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培养路径研究 王俊[1];李海芹[1];杜高峰[1] (11-14)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吴静[1] (15-18)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张波[1] (19-22)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研究生思政教育路径探究 李松[1];赵桂玲[2];孙智慧[1] (23-26)

思政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与实践 苏嘉吉[1] (27-30)

“两个结合”视域下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路径研究 宗佳瑛[1];赵晨[1] (31-34)

新时代思政教育靶向精灌策略研究与实践 罗顺意[1] (35-38)

多元文化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策略探究 孙静[1];付洪利[2] (39-42)

“大思政”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职美育相融合的路径与作用探析 林坤婷[1] (43-46)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路径研究 胡晓满[1];高宸陆[2];高明[1] (47-50)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医学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 何佳洁[1];张鲜鲜[2] (51-54)

“大思政课”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路径探析 陈静[1] (55-58)

大学思政教学中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路径探讨 袁敬竹[1];李晓茹[1];陈思含[1];张立新[1] (59-6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探究 金媛[1];于琳瑶[1];常欣[1] (63-66)

基于OBE理念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赵军[1];王苏全[1];张艳琴[1] (67-70)

“六个必须坚持”:新时代“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团队建设的根本遵循 蒙裕[1] (71-74)

共富资源融入高校大思政课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进路 沈春佳[1] (75-80)

高校思政课差异教学的内涵要义、基本要求和实践路向 曹顺[1] (81-85)

基于思政教育的“食品卫生与安全控制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程楠[1];贺晓云[1];梁志宏[1];周忻[1] (86-89)

俱乐部制大学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思政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 何绍元[1];陶瑜[1];李晶晶[1];李俊伟[1];廖帮进[1] (90-93)

高校“三全育人”精神融入“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董阮建[1];杨晓[2];陈玲玲[1] (94-97)

基于系统性教学法的基础医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刘苗苗[1];王亚龙[1];张超[2] (98-101)

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在材料专业的嵌入思路 李思悦[1] (102-105)

成人高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思政课堂教学途径探索 张霞[1] (106-109)

交通岩土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建设研究——以土力学课程为例 包含[1];晏长根[2];徐玮[1,2] (110-113)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数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及策略探讨 张玮[1];李建涛[2];唐祯蔚[1] (114-117)

“新能源材料”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与思考 谷天天[1];郭文[1];陈龙[1] (118-121)

新时代职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汪晓辉[1] (122-125)

课程思政融入临床医学专业群课程体系的实践路径探索 王亚龙[1];叶华[1];吴静蕊[1] (126-129)

课程思政背景下法语二外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索——以广州华商学院为例 齐爱萍[1] (130-133)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 王怡雯[1] (134-137)

工科专业课程思政脱“虚”入“实”的多重辩证意蕴 李鑫辉[1];靳静静[1] (138-143)

高校教学融入课程思政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策略研究 支亮辉[1];吴月霞[2] (144-147)

课程思政理念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究 高海霞[1];郑心怡[1] (148-151)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思政教学探讨 杨晓楠[1];王宏[1];王林申[1] (152-155)

铁人精神中科学内涵和传承价值 李琴[1];李国[1] (156-160)

齐鲁红色文化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价值及融入路径分析 张紫瑜[1] (161-164)

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研究 陆中静[1] (165-168)

“五位一体”红色育苗工程融入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研究——以中共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学院学生党支部为例 袁婷婷[1] (169-172)

新时代大学生样板党支部建设研究——以榆林学院体育学院为例 赵立爱[1];崔新[2] (173-176)

新时代“样板党支部”建设引领高职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的实践探究——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为例 李沅泽[1] (177-180)

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提升路径研究 朱秀[1];马宏峰[1] (181-184)

依托学生党支部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杨志伟[1];高龑[1] (185-188)

新时代师范生红色文化认同的现状与路径探索 马怡菲[1];张晓丽[1] (189-192)

新形势下党史教育在干部培训中的重要性分析 席战锋[1] (19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