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2月05日 星期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陶行知学刊

陶行知学刊 集刊

Tao XingZhi Journal

简  介:《陶行知学刊》是由上海行知教育促进会、上海行知教育研究所主办的教育类集刊,主编陶侃,编委会主任陆建非。 《陶行知学刊》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高尚的教育品位,坚持鲜明的刊物特色,努力成为上海和全国教育界、陶研界学陶、研陶、师陶、践陶的重要载体和传播平台,竭诚为各级各类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服务。主要栏目有陶行知研究、本期专题、教育前沿、校(局)长论坛、调查与报告、教育管理、教育改革与发展、课程与教材、学科教学、陶馆工作、职业教育、研究生专栏、地方专栏等。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行知教育促进会
  • 主  编:陶侃
  • 创刊时间:2023
  • 出版周期:季刊
  •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淞发路538号3楼
  • 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5-2352-0
  • 单价
  • 总价

总第

世承·创造,办一所看得见未来的儿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五嘉定实验学校办学简介 章珍 (0-0)

在“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与欧美同学会研讨会”上的致辞 徐浩良[1] (1-1)

陶行知和南京欧美同学会事略 张铭[1] (4-7)

兴学崇教 大爱天下——回忆我们的父亲章载功先生 章和邦;章和轼;章和铮 (8-10)

社会启蒙视域下陶行知“活的”教育思想建构——以《古庙敲钟录》为例 蒋洪利[1] (11-14)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下乡村少年发展优势的确认与利用 吴楠[1];李孝川[2];马思妮[1];刘婧钰[2] (15-17)

“双减”背景下的初中语文大单元练习作业优化设计——以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业设计为例 皇甫领领[1] (18-20)

基于单元教学的线上词汇复习课实践 刘露霞[1] (21-24)

大单元学历案在高中体育专项化中的探索与实践——以足球专项为例 杨殷俊[1] (25-27)

廖世承:“树师范学院独立办理之先声” 宋莉莉[1,2] (28-31)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校长专业发展的启发 王成龙[1,2];杨朝晖[3,4];王晨[5] (31-34)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和探索 刘华霞[1] (35-37)

设计“双减”家校联系册 重构课后作业管理 周明红[1];冯雪良[2] (38-40)

打造多样项目化学习课程 为学生未来美好生活奠基 方蕾[1] (41-42)

构建教育新场域,打造育人新载体 刘慧[1] (43-46)

前概念干预:从深度“教”到深度“学”的转化——以统编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经济与社会》教学为例 薛丽文[1] (46-49)

学校科技教育中的“做”与“创” 曹玮[1] (50-52)

混合学习环境在数字影像教学中的创设实践 严鸿敏[1] (52-55)

素养导向下的跨学科项目化教学实践——以“制定健康计划”为例 李峰杰[1] (56-58)

教师践行和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析 董少校[1,2] (59-61)

中小学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培养的实践路径、现实桎梏与推进策略 罗强[1];龚文怡[2] (62-64)

运用混合式教学提升高中生化学实验认知能力 马赟[1] (65-67)

利用校园生态资源进行初中生物、化学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 候琴[1];高瑞[1] (68-70)

儒家思想融入青年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哲学思考 庞世伟[1];陈文殿[2] (71-74)

学科德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反证法”教学为例 李平[1] (74-77)

学行知思想,让德育之花在数学教学中绽放 王佳文[1] (78-80)

积极德育:无锡班集体建设的站位与行动 张烨[1] (81-82)

赋予生活以意义,让写作落笔生花 王蓉[1] (83-85)

基于“结构决定性质”大概念下的素养教学——以复习课《走近氯化钠》为例 高淑芹[1];陈贤[2];赵桦[3] (85-86)

高中地理运用GIS技术辅助教学的实践研究 李宁[1] (87-89)

“教学做合一”在小学生音乐识谱趣味学习中的实践 范雪芹[1] (90-92)

听唱写一体化:视唱练耳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王昱陶[1] (93-94)

新时代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精神培养与提升路径研究 马安博[1];杨甜[2];马晶[3] (95-97)

基于生活教育理论的中职语文乡土文化教学实践研究 糜跃明[1] (98-101)

面向新质生产力的中职教育数学课程设计创新探索——以等差数列的课程设计为例 刘柯岩[1] (102-103)

数智时代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学生作业的研究 刘时英[1] (104-108)

数字技术赋能下数智化研修的实践探索 李伟[1] (109-112)

破解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数据源难题 张韫[1] (113-115)

立足金球文化品牌 争创杨泰优质教育——上海市宝山区杨泰实验中小学简介 万叶华 (11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