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贵州民族研究

贵州民族研究

Guizhou Ethnic Studies

该刊已选入:北大核心期刊(2020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21-2022)、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9-2020)、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2022)

简  介:本刊是贵州省民族研究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民族学类综合性学术季刊。主要刊载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现主要辟有民族理论、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语言文学、民族学调查、国外民族学研究介绍等栏目。由于刊物刊载的民族学类专业信息较多,且有一定水平,能够反映该学科最新成果和前沿动态,因此,受到读者和作用的特点关注,是他们选读高质量文献和发表自己研究成果的主要期刊之一。

  • 主管单位: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主办单位:贵州省民族研究院
  • 创刊时间:1979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中国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北路扁井巷27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6959
  • 国内统一刊号:CN 52-1001/C
  • 邮发代号:66-35
  • 单价:20.0000
  • 总价:240.0000

2020年 第7期

灾难斗争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成长 左岫仙[1] (1-8)

海外离散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逻辑及铸牢路径 孙蕾[1] (9-14)

后搬迁时代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多元参与机制的实践困境及完善——贵州省桐梓县蟠龙社区的个案研究 罗银新[1];李强[1];周彬[1] (15-20)

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民族地区扶贫搬迁农户后续生计问题研究 周强[1];黄臻[1];张玮[2] (21-27)

借鉴与创新: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组织发展的路径——以广西P市M协会及其孵化机构为例 朱燕[1,2] (28-35)

近40年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村规民约变迁研究 周芳[1];胡兴东[2] (36-41)

高速公路与社会变迁:基于湘西澎湖苗族村落的田野调查 伍磊[1] (42-48)

从“贵州建省”与“改土归流”看中西叙事、理论、文化与心理的差异 顾久[1] (49-56)

近代台湾高山族诸族群的拔牙风俗源流与分布 何星亮[1] (57-63)

俄罗斯埃文基人的民间信仰与文化传承 刘晓春[1] (64-69)

黔东丹砂文化的历史演进、基本特征与产业化实践逻辑 陈丹[1];刘剑[1] (70-76)

多元文化对安顺屯堡民居的建构影响 黎玉洁[1];赵军龙[2] (77-82)

生命的共同体:《苗族古歌》中的动物形象研究 王红[1];李静静[1] (83-88)

鄂西南土家族灯歌考源 吴涵[1] (89-94)

外来移民群体的日常饮食实践与文化认同——基于宁夏银川的人类学考察 马成明[1];崔莉[1] (95-100)

大数据背景下苗族文化开发利用的实证研究——以毕节市苗族为例 史会荣[1];罗国锦[1] (101-105)

从多民族地区的无字方言谈语言翻译的悖论——以贵州方言为例 张湖婷[1] (106-111)

“文旅融合发展”专题研究 张继焦[1] (112-112)

中西部民族地区的文旅融合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李宇军[1] (121-125)

文化融合视域下老字号品牌现代转型的路径选择 王泗通[1];张继焦[2] (126-131)

民族特色小镇旅游开发中政府的作用 乔姗姗[1,2] (132-138)

贵州乡村民宿发展的现状与建议 颜政纲[1];刘恒[1];王东[1] (139-144)

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面板门限模型的分析 申鹏[1];张晓宇[2];孙小钧[2];伍国勇[2,3] (145-152)

全民国防视角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防意识现状调查研究 马富英[1];依乌[1] (153-157)

新时代贵州少数民族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王凡[1,2];战勇[1,2] (158-163)

“三教”理念下民族地区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研究 郭川瑜[1];张雄[2] (164-168)

一部献给全球华人的历史长卷——《汉民族史记》卷首语 徐杰舜[1] (169-172)

“汉民族”是怎样“炼成”的?——读徐杰舜《汉民族史记》 王华[1] (173-180)

回归传统 超越传统——评徐杰舜主编的《汉民族史记》叙事取向 朱炳祥[1] (181-184)

《汉民族史记》的人类学视野 丁苏安[1] (185-192)

《贵州民族研究》编辑部声明 《贵州民族研究》编辑部[1] (F0003-F0003)

投稿须知 (F0004-F0004)

民族八省区的文旅融合发展——以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现代”转型为例 张继焦[1,2];吴玥[1,2] (11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