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规划学刊
Urban Planning Forum
该刊已选入:北大核心期刊(2020版)、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9-2020)、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2019)、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
曾用刊名:城市规划汇刊
简 介:本刊专业学术性刊物。报道在改革开放和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新形势下,我国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动态及科研成果。刊登国内外有关城市规划、城市设计、道路交通、生活居住、村镇、园林风景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论述。读者对象为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方面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同济大学
- 创刊时间:1957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702室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3363
- 国内统一刊号:CN 31-1938/TU
- 邮发代号:4-465
- 单价:
- 总价:
2019年 第6期
第16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2019年“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奖”颁奖仪式顺利举行
本刊编辑部[1]
(1-7)
基于空间治理过程的特大城市外围跨界地区空间规划机制研究
郭磊贤[1];吴唯佳[2,3]
(8-14)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规划的历史、特征与展望
马向明[1];陈洋[2];黎智枫[1]
(15-24)
基于多源数据的特大城市公共活动中心识別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上海为例
金忠民[1];周凌[2];邹伟[1];施澄[3]
(25-32)
广州市空间结构与绩效研究:职住空间的视角
范佳慧[1,2];张艺帅[1];赵民[3];张捷[4]
(33-42)
城市文化空间及其规划研究进展与展望
高元[1];王树声[1];张琳捷[1]
(43-49)
国家治理现代化趋向下中国特色的市制体系建构--暨关于“镇设市”的讨论
张立[1,2,3];董舒婷[1]
(50-55)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城市更新机制研究--以深圳为例
林辰芳[1,2];杜雁[1];岳隽[1];王嘉[1,2]
(56-62)
城市综合体与城市步行及地铁系统的整合模式研究
王桢栋[1,2];邬梦昊[3];戴晓玲[4];方家[5,6];扈龔喆[1]
(63-71)
面向出行品质提升的自行车路网规划与设计策略研究
杨琪瑶[1,2];蔡军[1];黄建中[3]
(72-80)
面向线上线下社区生活圈的服务设施配套新理念新方法--以武汉市为例
牛强[1];易帅[1];顾重泰[1];朱玉蓉[1];王盼[1]
(81-86)
地方规划决策制度的创新与演进--以上海和深圳的规划委员会制度为例
侯丽[1];孙睿[2]
(87-93)
行政法视阈中的“规委会”制度及新规划体制下的建设探讨--基于对15个城市的案例研究
高捷[1]
(94-100)
传统乡村聚落空间的双构特征及保护启示
邓巍[1];胡海艳[2];杨瑞鑫[1];何依[1]
(101-106)
城市要素下乡与乡村治理变迁--乡村振兴的路径之辩
施德浩[1];陈浩[1];于涛[1,2]
(107-113)
作为治理过程的乡村建设:政策供给与村庄响应
孙莹[1];张尚武[1,2]
(114-119)
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
陈晨[1]
(120-120)
城乡交通与市政基础设施
卓健[1]
(121-122)
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
袁菲[1]
(122-123)
城市规划技术与方法
肖扬[1]
(123-125)
智能城镇化
解本豪[1]
(125-126)
《城市规划学刊》2019年总目次(第248-253期)
(I0005-I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