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 (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 IKTE=图书馆学 OR IKST=情报学) AND IKCR=范并思
范例二:IKTS=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IKST=C++ OR IKST=Basic) NOT IKIS=西华师范大学
简 介:本刊由广州市社会主义学院主办,是以统战理论研究为主的社会科学综合性期刊。
马克思空间生产批判的三重视角及当代价值孙全胜[1] (107-112)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之唯物史观基础王秀华[1];张道胜[2] (101-106)
边疆、民族、国家视域下刘永福的"联合战略"思想何芳东[1];黄权[2] (95-100)
探索党政机构合署合设下行政主体理论的重构时晓凤[1] (90-94)
"政治势能"推动"河长制"政策执行的实现机制方琼[1] (84-89)
中国之治视域下发挥侨务工作在弘扬中华文化中积极作用的路径研究吴星辰[1];王铁林[2] (79-83)
光复初期台湾左翼人士与"三民主义"陈佩云[1] (72-78)
文化缓冲区:中葡文化交流的澳门定位与建设路径徐斌[1] (65-71)
回归以来澳门青年国家认同研究:进展、问题与前瞻洪伟[1] (57-64)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视野下的香港青年中华文化认同研究曾咏辉[1] (51-56)
坚持统一战线是走向胜利的法宝胡霞娥[1] (49-50)
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特征与要求朱文慧[1] (47-48)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统一战线最鲜明的特质刘强[1] (45-46)
全面理解和把握新时代统战工作的八项原则崔珏[1] (43-44)
广州地区高校民盟基层组织活动载体创新调查研究杨和焰[1];陈秀燕[2] (36-42)
领导·合作·协商:新型政党制度三个核心价值与治理优势潘越[1] (29-35)
统一战线参与社区治理的优势探析黎园[1] (24-28)
统一战线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作用探析梁宏[1] (18-23)
试析中国共产党成功领导统一战线的原因魏晓东[1] (14-17)
新中国的诞生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胜利(上)董伟[1] (5-13)
文献摘录习近平[1] (F2-F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