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曾用刊名: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简 介:《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创刊于1983年,是由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主管主办的综合性期刊。本刊宗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遵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始终不懈地坚持“二为”方针以及“双百”方针,以反映本校及兄弟院校教师、同行及专家科研及教育教学成果,促进校内外的学术交流,为我校的学科建设、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服务,推动本地区科学技术、经济发展、教育和人文社会资源的研究和开发,为地方教育事业和经济建设服务。 本刊主要刊登民族民俗学、文学、语言学、艺术、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研究性论文。
- 主管单位: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 主办单位: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 创刊时间:1983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广西崇左市城南区佛子路23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8891
- 国内统一刊号:CN 45-1378/G4
- 单价:
- 总价:
2020年 第1期
传承、创新与突破--《稻与家屋:瓯骆与东南亚区域文化研究》述评
李斯颖[1,2]
(1-4)
北宋中期中央政权治理广西政策的调整
梁琛[1]
(5-9)
雍正年间云南的盐政整顿与改土归流动因
谢祺[1]
(10-14)
情感与记忆:厦门青礁慈济宫地方的形成
赵明[1];金先艳[1]
(15-18)
体育特色小镇建设与非遗保护协同发展机制
周丽云[1];宋晓宇[2]
(19-22)
鄂渝地区土司权力更迭现象考略
覃茳坤[1]
(23-27)
民族地区古村寨建筑保护与开发--以广西桂林永宁古城为例
李章权[1]
(28-31)
广西边境人文旅游资源分析
叶建芳[1]
(32-36)
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方略研究系列论文之一
关月婵[1]
(37-42)
大禹文化符号在城市景观中的传承与应用--以蚌埠市为例
孙得东[1]
(43-46)
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时代要求与绩效审计策略
刘洁[1]
(47-49)
企业内部审计与税务管理的冲突与耦合
马素英[1]
(50-52)
“云会计”提升会计外包服务质量的对策
张兴福[1]
(53-55)
基于人工智能的会计信息化体系创新研究
李勤[1]
(56-59)
生活环境主义视角下的农村生活垃圾问题探讨
宁鸿[1];王晓雪[1]
(60-63)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旅游景区英译策略--以合肥市景区为例
夏萍[1]
(64-67)
基于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规范化--以石狮市宝盖山风景区为例
张春利[1]
(68-70)
女性主义视阈下海派旗袍文化外宣翻译
汤玲玲[1];王巍[2]
(71-74)
顺应论视角下的散文翻译对比研究--以朱纯深、张培基《匆匆》英译为例
程锋萍[1];董玉芳[1]
(75-78)
汉语中“苹果”概念隐转喻投射的历时研究
杨娟[1]
(79-84)
刑事判决书说理的评价资源分析
张玥[1]
(85-88)
市政府公文空语类人际功能分析
张静[1];周子伦[2]
(89-93)
大石山区民族文学的活力--毛南族新时期的文学创作评述
欧造杰[1]
(94-97)
魏晋南北朝的大一统与家族观
刘桂鑫[1];孙伟娜[2]
(98-102)
赵先平长篇小说《穿过密林》的影像化叙事
严宏智[1]
(103-107)
马华文学中的本土历史重构与中国性想象--以黄锦树小说集《雨》《死在南方》为例
马超群[1];蒋成浩[1]
(108-112)
主持人按语
曾攀[1]
(113-113)
论锦璐小说中的男性形象
张厚刚[1]
(114-117)
锦璐:人之困境与预言--从《双人床》说开去
杨国伟[1];廖雪霞[1]
(118-120)
幸福在哪里?--论锦璐小说中女性的幸福困境
李逊[1]
(121-123)
历史回望与人文怀想--锦璐小说综论
朱厚刚[1]
(124-128)
学术自觉:学生社团的发展之道--以广西师范大学望道社团为例
黄伟林[1]
(129-132)
“光想青年”特征及治愈路径研究
夏丽[1]
(133-136)
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吴琼[1]
(137-140)
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林婷[1]
(141-143)
积极发展理论下游戏运用对学前语言教学的作用
张丽芳[1]
(144-147)
大学英语教材语料库平台的建设研究
陈蕾[1]
(148-150)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问题与对策--以《3ds Max》课程为例
夏洁颖[1]
(151-153)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基于核心技术能力视角
夏月曼[1]
(154-157)
人文关怀视域下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涂军[1]
(158-160)
王惠宁作品
王惠宁[1]
(F0003-F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