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4-201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简 介:《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99年,中国人文科学学报核心期刊,并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本刊坚持办刊学术品位,力求在文、理、工、管等学科相互渗透,已在信息经济、网络文化、信息管理等方面办出一定特色。2002年,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社科学报评优活动中,被评为质量进步社科学报。2002和2004年在北京高等学校社科学报评优活动中,被评为“优秀社科学报”,学报重点栏目——“网络文化”被北京高教学会社会科学学报研究会评为“优秀栏目”。2006年,在全国理工农医院校社科学报联络中心2006年度评优活动中学报编辑部被评为“优秀编辑部”;同年,在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学报学会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社科学报评优活动中,我刊荣获“百强社科学报”奖;学报“网络文化”栏目获“百种特色栏目”奖。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 创刊时间:1999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167信箱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7729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4064/C
- 邮发代号:2-657
- 单价:
- 总价:
2020年 第1期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四届编委会名单
(I0001-I0001)
基于知识关联特征的网络内容识别——以健康谣言为重点
黄淼[1];黄佩[1]
(1-6)
打卡“网红旅游地”爆热背后的冷思考
庞林源[1]
(7-13)
我国频谱资源配置的动态调整机制研究
杜振华[1];周舒[1]
(14-19)
双重声誉下银行对B2B平台的激励机制设计
杨琦峰[1];高亚婷[1];宋平[1]
(20-29)
跨境电子商务生产要素投入效率评价
张夏恒[1,2]
(30-35)
中等收入阶段产业结构变动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
彭定贇[1];郑子皓[1]
(36-43)
不确定环境下考虑政府补贴的双回收渠道绿色闭环供应链研究
郭健全[1];王振[1]
(44-52)
基于BPNN-LSTM组合模型的云计算资源负荷预测
陈冬林[1];林文健[1];黄莉莉[1]
(53-60)
从理论创新到方法突破:语言和视觉会计信息披露的实验研究综述
高锦萍[1];李双承[1];万岩[1]
(61-68)
矛盾性在线评论对电影票房的影响研究
石文华[1];李璇[1];孟凡蓉[1];安梦[1]
(69-76)
义务教育财政支出效率评估与影响机制分析
陈为[1];罗仕奇[1]
(77-86)
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应用MOOC的学习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黄逸珺[1];靳晓晶[1];李琳[1]
(87-97)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高层次人才流动原因与机制探索
周海锋[1];娄佳[1]
(98-105)
多维动态需求分析模型应用于职业英语课程的行动研究
李静[1];郑春萍[1];郝劲梅[1]
(106-116)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须知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1]
(F0003-F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