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犯罪研究
Chinese Criminology Review
曾用刊名:刑侦研究
简 介:《犯罪研究》杂志是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上海市犯罪学学会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的专业性理论刊物,刊号为CN31-1809/D。本刊创刊于1981年,原名《刑侦研究》,于1983年成为上海市犯罪学学会会刊。 《犯罪研究》密切关注犯罪研究动态的前沿热点问题,跟踪及时的立法动态,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对接性,综合犯罪学、心理学、社会学、侦查学等学科理论,多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地研究犯罪问题,并结合当前社会现状,综合目前研究成果,为打击和预防犯罪,打造和谐社会、平安社区提供实践指导和理论依据。 《犯罪研究》主要栏目有“理论研究”、“经济犯罪研究”、“专题笔会”、“实践探索”、“检察官论坛”、“境外透视”等,内容翔实、观点新颖。 《犯罪研究》杂志自2003年由邮局发行与自办发行相结合,并正式由48页增至80页,成为犯罪学研究领域独具特色的学术刊物和全国法律类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犯罪学学会
- 创刊时间:1981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上海市万航渡路1575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1130
- 国内统一刊号:CN 31-1809/D
- 邮发代号:4-719
- 单价:
- 总价:
2021年 第3期
学术、学科与市场:国际视野下中国犯罪学的发展进路
刘建宏[1]
(2-10)
刑事法学经验研究中的若干问题——给法科学生的方法建议
赵军[1]
(11-21)
当前全球犯罪治理新趋势研究——以第14届联合国预防犯罪大会及其通过的《京都宣言》为视角
周勇[1]
(22-33)
全球视野下刑事合规的犯罪学供给研究
赵赤[1]
(34-45)
酌定量刑情节规范适用的司法困境与优化路径
冯骁聪[1]
(46-61)
论合适成年人在场制度的困境与出路
吴远麒[1];刘婧[2]
(62-69)
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中强制亲职教育制度的构建
黄瑛琦[1];张洪成[1]
(70-78)
污染环境罪中"公私财产损失"司法认定研究
毛颖洁[1];李怡文[1]
(79-85)
追赃挽损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中的作用与途径:以上海地区检察工作实践为视角
周子简[1,2];王冠[3];蒋洁[3];谭骁[3];蒋凡[3]
(86-95)
针对亚裔美国人的仇恨犯罪研究
张焰[1];张乐宁[2];弗朗西斯·本顿[3];朱若菡[4]
(9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