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社会科学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4)、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4)、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5)
简 介:《中国社会科学》为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杂志。主要发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新的、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内容有哲学、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民族、历史、教育、文艺、语言等学科的论文、调查报告,以及学术研究动态等。
-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 创刊时间:1980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4921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211/C
- 邮发代号:2-531
- 单价:
- 总价:
2017年 第5期
努力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发挥为党和国家决策服务的思想库作用——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
王伟光[1]
(4-22)
中国经济改革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根本性难题的突破
刘伟[1]
(23-43)
马克思主义历史进步思想的基础命题和原则立场
成林[1]
(44-62)
公共卫生支出增长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李永友[1]
(63-82)
当代情感体制的社会学探析
成伯清[1]
(83-101)
农地三权分置的法实现
蔡立东[1,2];姜楠[1]
(102-122)
大国司法理念与中国国际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
何其生[1]
(123-146)
文学作品意义之源----20世纪西方文论史视角
托马斯·帕威尔[1];杨琼[2];刘华初[2]
(148-154)
略论文学作品的意义生成——一个诠释学视角的考察
朱立元[1]
(155-165)
复杂性:关于一个古典美学概念的评论
海因茨·德吕格[1];杨琼[2];刘华初[2]
(165-172)
文学作品意义的关系属性
高楠[1]
(172-180)
《乌托邦》在中国的百年传播——关于翻译史及其版本的学术考察
高放[1]
(18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