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评论
Literary Review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4)、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4)、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5)
简 介:文艺理论刊物。发表有关中国文学与中国文论、外国文论研究方面的论文,促进我国文学理论学说和体系的建设。中国文学研究和理论批评的主流权威学术刊物。1957年3月创刊。文章的学理功底和学术特色凝聚了众多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该杂志视角独特、论域宽宏,在中国文学评论界享有广泛持久的影响力。
-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创刊时间:1957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1-4683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037/I
- 邮发代号:2-26
- 单价:
- 总价:
2018年 第5期
从中日韩“文艺大众化”论争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本土化
金艳[1]
(5-12)
后现代文化与资本帝国的全球统治——奈格里、哈特《帝国》解读
张一兵[1]
(13-20)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的意识形态批评探析
王庆卫[1]
(21-28)
狂人之诞生——明治时代的“狂人”言说与鲁迅的《狂人日记》
李冬木[1]
(29-42)
论鲁迅对《狂人日记》的阐释——兼谈《呐喊》的互文性
董炳月[1]
(43-51)
《狂人日记》影响材源新考
汪卫东[1]
(52-57)
战时国家之城的形象建构——老舍的重庆想象与民族国家观念
李永东[1]
(58-66)
从帝国叙事到“美猴王”奇观——论《人猿泰山》的早期中译本《野人记》
陈庆[1]
(67-74)
跨文化的诗与思:吴宓《欧游杂诗》探析
余婉卉[1]
(75-83)
文学与人学的变奏——钱谷融“文学是人学”观念及其阐释的再阐释
姚孟泽[1]
(84-92)
“活记忆”与“死记忆”——钱锺书记忆研究的中式范例
刘保云[1]
(93-100)
“境界”传统与中国新诗学的建构
赵黎明[1]
(101-109)
阿伦特政治思想中的希腊悲剧智慧
刘文瑾[1]
(110-117)
宫体诗的“自赎”与七言体的“自振”——文学史上的《春江花月夜》
张伯伟[1]
(118-129)
清代乾嘉时期的伊犁诗坛
吴华峰[1]
(130-138)
邢、魏之争与应用文在北朝的地位
青子文[1]
(139-145)
柳永“屯田体”的特质及其词史意义
沈松勤[1]
(146-156)
季札观乐诸问题辩证——兼论早期儒家对先秦知识的塑造
徐建委[1]
(157-163)
苏轼的“幽人”易象与意象
程刚[1]
(164-171)
当代文学的接续与更新——基于《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简报》的文学史考察
黄发有[1]
(172-181)
从《三里湾》看赵树理的“新变”与“固守”
惠雁冰[1]
(182-191)
精神分析视阈中的汪曾祺创作
翟文铖[1]
(192-200)
当代小说语境中古典诗歌的回归与新变——论王安忆《长恨歌》与古典诗歌之关系
谭蜀峰[1]
(201-211)
从“城乡中国”到“城镇中国”——新世纪城乡书写的叙事伦理与美学经验
王鹏程[1]
(212-221)
“文学研究中的跨域对话”学术研讨会暨2018年度《文学评论》编委会综述
胡余龙(整理)[1];陈瑜(整理)[1]
(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