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评论
Literary Review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4)、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4)、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5)
简 介:文艺理论刊物。发表有关中国文学与中国文论、外国文论研究方面的论文,促进我国文学理论学说和体系的建设。中国文学研究和理论批评的主流权威学术刊物。1957年3月创刊。文章的学理功底和学术特色凝聚了众多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该杂志视角独特、论域宽宏,在中国文学评论界享有广泛持久的影响力。
-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创刊时间:1957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1-4683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037/I
- 邮发代号:2-26
- 单价:
- 总价:
2018年 第2期
柳青、皇甫村与20世纪80年代
程光炜[1]
(5-13)
论反面人物的叙述机制及其当代承传
张均[1]
(14-24)
论香港作家杜国威的话剧创作
胡星亮[1]
(25-33)
一个历史“跨界者”的形象“代言”——王蒙“自传性小说”中的自传形象与“代际”书写
孙先科[1]
(34-41)
“边地”作为方法与问题
刘大先[1]
(42-49)
文学史写作与90年代的知识转型——以洪子诚的研究为例
陈培浩[1]
(50-59)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叙事——关于中国叙事传统的形成与变革
傅修延[1]
(60-68)
生产性文学批评的解构性生成与后现代转折—罗兰.巴特批评理论的一条伏脉
姚文放[1]
(69-78)
自由诗的“韵律”如何成为可能?—论哈特曼的韵律理论兼谈中国新诗的韵律问题
李章斌[1]
(79-88)
图像与灵魂运动—论柏拉图对话中的“图像”
谭善明[1]
(89-98)
还原“间距”——王国维“境界”说的文化身份辨析
黄键[1]
(99-107)
字源谬见、诗史之辨与一桩学术公案——论钱锺书对闻一多《歌与诗》的批评
刘涛[1]
(108-116)
鲁迅:在金石、考古之趣的背后
孙郁[1]
(117-126)
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另一种叙述——中国青年党视野下的革命与文学
张武军[1]
(127-136)
旧历年、团圆、仪式及其他——再读《祝福》
邢程[1]
(137-144)
历史困境中的乡绅与佃农——“民国”情境下的《一千八百担》
谢力哲[1]
(145-153)
经验互助与群众创作:“《穷人乐》方向”与解放区-新中国的群众文艺运动
张自春[1]
(154-163)
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身世恨”书写
刘长华[1]
(164-174)
中国文学思想史研究的文体意识
左东岭[1]
(175-184)
从“学诗”到“诗学”——中国古代诗学的学理转换与特色生成
郭鹏[1]
(185-195)
“乐三终”与“饮至”歌《诗》考
廖群[1]
(196-204)
唐代小说类例的建构与小说观念的变迁
王炜[1]
(205-215)
“文”的自觉与“士”的自觉——以《诗品》为例
苏利海[1]
(216-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