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评论
Literary Review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4)、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4)、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5)
简 介:文艺理论刊物。发表有关中国文学与中国文论、外国文论研究方面的论文,促进我国文学理论学说和体系的建设。中国文学研究和理论批评的主流权威学术刊物。1957年3月创刊。文章的学理功底和学术特色凝聚了众多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该杂志视角独特、论域宽宏,在中国文学评论界享有广泛持久的影响力。
-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创刊时间:1957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1-4683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037/I
- 邮发代号:2-26
- 单价:
- 总价:
2015年 第6期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视域中自律与他律的辩证法
韩清玉
(5-9)
消费时代文学的生产与危机——兼论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观的当代启示
张冰
(10-14)
复调语境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杨向荣[1]
(14-19)
重建“对话”思维——形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对话及其意义
段吉方[1,2]
(19-23)
文艺美学的兴起与思想解放运动及其他
杜书瀛
(24-33)
挑战与博弈:文化研究、阐释、审美
南帆[1]
(34-41)
中国现代文学进程如何面对俄罗斯文学中的东正教问题
林精华[1,2]
(42-53)
“社会史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针对性
程凯[1]
(54-57)
“社会史视野”:“当代文学”研究的一个切入点
萨支山
(57-60)
历史如何进入文学?——以作为《保卫延安》前史的《战争日记》为例
何浩
(60-63)
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历史化”
刘卓
(63-66)
论“大跃进”时期“群众史”写作运动——兼及文学工作者心态
李丹[1]
(67-77)
叩问“现代之路”:在小说与田野之间——从台湾布农族作家田雅各的《忏悔之死》说起
李娜
(78-88)
何其芳晚年旧体诗探幽
赵思运
(89-97)
莫言文学在日本的接受与传播——兼论其与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关系
林敏洁
(98-109)
融流浪汉小说与癫狂的诙谐文学为一体——论余华《兄弟》在法国的接受
张博
(110-115)
倾情于“人类的心灵能够共同感受到的东西”——论铁凝近期的文学创作
贺绍俊
(116-122)
新时期文学表征中的“个体化”难题——重读《哦,香雪》
王钦
(123-131)
论1936—1942年毛泽东对鲁迅的引用
李玮[1]
(132-141)
从《藤野先生》的学术场域看日本鲁迅研究的特质
曹禧修[1,2]
(142-149)
“五四”脉络中的“满洲国”叙事
陈言[1]
(150-159)
“新月书店”考
胡博
(160-168)
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再反思
季进
(169-175)
诗赋·辞赋·赋颂——两汉辞赋文学的方向性及其认同问题
吴光兴
(176-181)
“文笔之辨”与中古政治、文化——中古“文”“笔”地位升降起伏论
胡大雷[1]
(182-190)
朝鲜“倭乱”小说的历史蕴涵与当代价值——以汉文小说为考察中心
孙逊
(191-202)
明清“抗倭小说”形态的多样呈现及其小说史意义
万晴川[1]
(203-210)
乡邦文人与都市文学——清末民初上海文学建构中的报人小说家群体
曾礼军
(211-220)
编后记
(F0003-F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