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评论
Literary Review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4)、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4)、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5)
简 介:文艺理论刊物。发表有关中国文学与中国文论、外国文论研究方面的论文,促进我国文学理论学说和体系的建设。中国文学研究和理论批评的主流权威学术刊物。1957年3月创刊。文章的学理功底和学术特色凝聚了众多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该杂志视角独特、论域宽宏,在中国文学评论界享有广泛持久的影响力。
-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创刊时间:1957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1-4683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037/I
- 邮发代号:2-26
- 单价:
- 总价:
2015年 第4期
普遍意义的批评方法——致希利斯·米勒先生
张江[1]
(5-7)
J.希利斯·米勒致张江的第二封信
J.希利斯·米勒[1,2];王敬慧[3]
(8-12)
“以自己的沉没,证明着革命的前行”——“诗人之死”与鲁迅信仰转换中的命运认知
谭桂林[1]
(13-20)
“文章为美术之一”——鲁迅早年的美术观与相关问题
董炳月[1]
(21-30)
“赵树理方向”与《讲话》的历史辩证法
李杨[1]
(31-40)
“物恋”与“写作”——再论沈从文的物质文化研究
陈彦
(41-47)
汉文圈的多重脉络与黄遵宪的“言文合一”论——《日本国志·学术志二·文字》考释
孙洛丹
(48-56)
什么是“现代文学”的“现代”?——中国现代文学起点问题的历史考察和再思考
季剑青[1]
(57-67)
“农村新人”形象的叙事演变与土地制度的变迁——以《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创业史》、《平凡的世界》和《麦河》为中心
李兴阳[1]
(80-87)
童年经验与边地人生的女性书写——萧红、迟子建创作比照探讨
刘艳
(88-98)
“十七年”翻译文学的解殖民化
熊辉
(99-106)
大众文化影响的焦虑——“70后”作家创作的“通俗化”倾向探讨
翟文铖
(107-116)
赛博时代的三重世界叙事
凌逾
(117-125)
论中国现代美学与儒家心性之学的内在联系
杜卫[1]
(126-135)
话语方式中不在场的作者——福柯《什么是作者?》一文解读
张一兵[1,2]
(136-145)
畸变的世俗化与当代大众文化
陶东风
(146-154)
巴赫金超语言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王建刚
(155-164)
《世说新语》在宋代的流播及其书籍史意义
潘建国
(165-176)
《吕氏春秋》与《道德经》相关篇目论析
陈瑶[1]
(177-183)
20世纪国内唐代文学研究历程的量化分析
王兆鹏
(184-197)
唐传奇名实辨
郝敬[1]
(198-204)
也论宋初三朝的学士词
张骁飞
(205-210)
苏轼《天际乌云帖》诠解
衣若芬
(211-220)
“面向时代的文学理论与批评”:传承与创新——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一届年会综述
(221-223)
编后记
(22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