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评论
Literary Review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4)、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4)、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5)
简 介:文艺理论刊物。发表有关中国文学与中国文论、外国文论研究方面的论文,促进我国文学理论学说和体系的建设。中国文学研究和理论批评的主流权威学术刊物。1957年3月创刊。文章的学理功底和学术特色凝聚了众多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该杂志视角独特、论域宽宏,在中国文学评论界享有广泛持久的影响力。
-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创刊时间:1957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1-4683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037/I
- 邮发代号:2-26
- 单价:
- 总价:
2011年 第1期
“多元视野下的中国文学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
(F0002-F0002)
《老子》还原
杨义[1,2]
(5-20)
本刊稿约
(20-20)
《楚辞·大招》创作时地考——兼评朱季海《大招》说之得失
贾捷;周建忠
(21-27)
《古诗十九首》的音乐和主题
杨合林[1]
(28-32)
江淹拟诗探论
张晨
(33-39)
唐代文人与《维摩诘经》
张海沙[1]
(40-52)
金初词人群体的心理认同与词的创作
李静
(53-56)
传教士汉文小说与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
宋莉华
(57-62)
试论陈映真的创作与五四新文学传统
陈思和[1];罗兴萍[2]
(63-70)
以青春文学为“常项”——描述中国当代文学的一种视角
贺绍俊[1]
(71-74)
承续与深化——从《长夜》到《李自成》
徐亚东
(75-79)
张洁与契诃夫
周志雄[1]
(80-85)
在传统中浸润与挣扎——论贾平凹的小说
傅异星[1]
(86-93)
论新世纪小说的叙事转向——以《人间》、《风雅颂》、《河岸》为对象
李永中
(94-97)
樊骏参与建构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传统
钱理群[1]
(98-111)
论百年中国新诗之叙事因素
高永年;何永康
(112-116)
巴金晚年的道德危机
胡景敏
(117-121)
错位的对话:论“娜拉”现象的中国言说
宋剑华[1]
(122-129)
论白马湖散文精神的现代性特征
傅红英
(130-134)
胡适文学进化观内涵之再探讨
李思清[1]
(135-141)
中国现代散文化小说:在褒贬中成长
曾利君[1]
(142-147)
现代文学语言研究的突破与经典的当代阐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侧记
曹万生[1]
(148-152)
理据滑动:文学符号学的一个基本问题
赵毅衡[1]
(153-158)
走向全球对话主义——超越“文化帝国主义”及其批判者
金惠敏[1]
(159-166)
被遮蔽的民间文学批评——对民间文艺学六十年的反思
韩雷[1]
(167-172)
传统诗学演化的内在动力
周兴陆
(173-178)
通感·应和·象征主义——兼论中国象征主义诗论
李丹
(179-183)
论钱钟书的性恶书写
罗新河[1,2]
(184-190)
当下文学价值的功能与问题
胡良桂[1]
(191-195)
文化遗产保护中文艺学的选择
凌建英
(196-199)
原生态:一个炒出来的概念
樊华[1];和向朝[1]
(200-202)
评尚永亮《唐五代逐臣与贬谪文学研究》
洪迎华
(203-205)
评曾枣庄、吴洪泽《宋代文学编年史》
湛庐[1]
(206-208)
吴福辉《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简评
张志忠
(209-212)
读解志熙《考文叙事录》
祝宇红
(213-218)
“多元视野下的中国文学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19-221)
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21-223)
编后记
(224-22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
(I0001-I0002)
纪念钱锺书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
(F0004-F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