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

Literary Review

该刊已选入:北大核心期刊(2020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21-2022)、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4)、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2022)

简  介:文艺理论刊物。发表有关中国文学与中国文论、外国文论研究方面的论文,促进我国文学理论学说和体系的建设。中国文学研究和理论批评的主流权威学术刊物。1957年3月创刊。文章的学理功底和学术特色凝聚了众多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该杂志视角独特、论域宽宏,在中国文学评论界享有广泛持久的影响力。

  •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创刊时间:1957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1-4683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037/I
  • 邮发代号:2-26
  • 单价:52.0000
  • 总价:312.0000

2007年 第2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科简介 (F0002-F000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科主要学者简介 (I0001-I0001)

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11月) (I0002-I0004)

综合思维与文艺学宏观研究 陆贵山[1] (5-11)

文艺理论的现实属性 高楠[1] (12-15)

“审美消费主义”“审美生产主义批判与”建构 刘方喜[1] (16-21)

中国诗歌史:自然维度的失落与重建 王建疆[1] (22-27)

两种叙事范型的式微及现代性叙事的价值选择 方锡球 (28-31)

两汉文学批评与心理体验 袁济喜[1] (32-37)

论狂狷美 周波[1] (38-42)

钱钟书“阐释循环”论辨析 李清良[1,2] (43-49)

钱钟书与《红楼梦》 王人恩[1] (50-58)

抗美援朝文学叙事中的政治与人性 常彬[1,2] (59-66)

文学经典的历史合法性和存在方式 王确[1] (67-73)

“溢恶型”狭邪小说的历史价值及文学的现代性起源 栾梅健[1] (74-78)

当代文学生产中的《兄弟》 董丽敏[1] (79-85)

论汪曾祺散文文体与文章学传统 季红真[1] (86-90)

失去象征的日常世界——王小妮近作论 耿占春[1] (91-96)

后革命时代的青年文学——关于《寻找》及其续篇的完成 李海霞 (97-103)

书写心灵无言的痛楚——论白先勇小说 张晓玥[1] (104-109)

谈谈困扰现代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温儒敏[1] (110-118)

论翻译文学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以五四时期为例 秦弓[1] (119-126)

叙述祛魅:科学语境中的中国新文学 方维保[1,2] (127-131)

精神危机:革命文学的征兆 颜敏[1] (132-136)

论都市“病相”对沈从文“湘西世界”的建构意义 高玉[1] (137-141)

时间意识与中国现代写实小说的叙事类型 李俊国[1] (142-146)

论现代派的知性诗学 曹万生 (147-152)

丝织锦绣与文学审美关系初探 古风[1] (153-159)

南朝文学的形式美学倾向及其价值 韩高年[1] (160-166)

从老庄到刘克庄:“自然”美学观的发展之路 王明建[1] (167-171)

元代诗学性情论 查洪德[1] (172-182)

明清之际太湖流域郡邑词派述论 沈松勤[1] (183-192)

“前李杜”时代与“后李杜”时代——唐代诗歌发展的转关与演进 罗时进[1] (193-199)

图像时代文学经典的命运与美育意义 凌建英[1];宗志平[1] (200-202)

古代文学研究的国学视域 郭万金[1] (203-206)

读王水照、朱刚著《苏轼评传》 周裕锴[1] (207-209)

评倪婷婷《“五四”作家的文化心理》 朱德发 (210-212)

评杨匡汉《中国新诗学》 田泥 (213-215)

本刊稿约 (215-215)

探究都市文化与都市文学之间的关联 杨剑龙[1,2] (216-219)

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刘复生(整理) (219-221)

2006审美文化高峰论坛记略 张晶(整理) (221-222)

蔡仪学术思想研讨会综述 师雅惠(整理) (222-223)

编后记 (224-224)

湖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点简介 (225-226)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简介 (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