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评论
Literary Review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4)、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4)、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5)
简 介:文艺理论刊物。发表有关中国文学与中国文论、外国文论研究方面的论文,促进我国文学理论学说和体系的建设。中国文学研究和理论批评的主流权威学术刊物。1957年3月创刊。文章的学理功底和学术特色凝聚了众多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该杂志视角独特、论域宽宏,在中国文学评论界享有广泛持久的影响力。
-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创刊时间:1957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1-4683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037/I
- 邮发代号:2-26
- 单价:
- 总价:
2004年 第6期
先秦《诗》学观与《诗》学系统
郑杰文[1]
(5-14)
小说学的萌兴——先唐时期小说学发覆
谭帆
(15-22)
主情、主知与主趣——试论新诗发展史上的唐诗、宋诗和元曲路径
杨景龙[1]
(23-33)
鲁迅与龚自珍
邹进先[1]
(34-38)
李渔及其拟话本艺术精神新解
胡元翎
(39-48)
回归世俗:《闲情偶寄》生活艺术的文化取向
黄果泉[1]
(49-53)
文艺学边界三题
童庆炳[1]
(54-59)
“美学上的反感”与日常生活审美化——对马克思一个美学命题的当代阐释
钟仕伦[1]
(64-68)
网络文学本体论纲
欧阳友权[1]
(69-74)
“声情”研究方法论的现代启示
刘方喜[1]
(75-82)
想象理论新视域:自由的唤醒与物化的拯救
谭容培[1];宋国栋[1]
(83-87)
民族品格的张扬与世界视野的拓展——我国蒙古族文学的审美追求
包明德[1]
(88-93)
现代中国生命诗学的理论内涵与当代发展
谭桂林[1]
(94-102)
日本体验与中国散文的近现代嬗变
李怡[1]
(103-109)
都市文化环境与三十年代诗歌审美视野的变迁
张林杰
(110-117)
论张爱玲的现代性及其生成方式
刘锋杰[1]
(118-124)
论鸳鸯蝴蝶派文人的电影创作
盘剑[1]
(125-131)
古典忠贞观的现代变奏——以《我在霞村的时候》为中心
邵宁宁[1]
(132-137)
寻找“当代文学”
旷新年[1]
(138-145)
博尔赫斯与中国当代先锋写作
张学军[1]
(146-152)
重与轻:历史的两面——论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土改题材小说
贺仲明[1]
(153-160)
也谈二十世纪古代文学研究的困惑与反思
王长华[1];张孝进[1]
(161-164)
本刊稿约
(164-164)
读周裕锴《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
王水照[1];李贵[2]
(165-169)
评《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
何平
(170-173)
消费时代的文学与文化研究走向——“中国消费时代的文学与文化研究”研讨会侧记
李诚[1];阎嘉[2]
(174-179)
“文学观念与文学史”学术研讨会综述
阎福玲
(179-181)
“鲁迅研究二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秦弓
(182-183)
“齐鲁文化与现代中国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李钧;杨新刚
(184-187)
“文论何为”学术研讨会综述
张德礼;陈定家
(188-188)
编后记
(189-189)
《文学评论》2004年总目录(括号内圆点前为期号,后为页码)
(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