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社会科学
Guizhou Social Sciences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4)、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4)、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5)
简 介:《贵州社会科学》创刊来,始终以“立足贵州、面向全国、规范办刊”为导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宗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力图把有较高学术价值和理论思想水平的研究成果奉献给读者,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事业服务,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 主管单位: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 创刊时间:1980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梭石巷19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6924
- 国内统一刊号:CN 52-1005/C
- 邮发代号:66-13
- 单价:
- 总价:
2020年 第2期
风险社会理论与重大疫情事件中的思想政治价值引导
韩欲立[1]
(4-9)
多重矛盾下公共危机的治理潜能及其转化性开发
孙晓晖[1];刘同舫[2]
(10-16)
从科层化到网络化:重大疫情背景下社会治理模式创新
朱海龙[1];唐辰明[2]
(17-21)
风险社会视角下的重大疫情危机及其治理
李恒全[1]
(22-28)
王阳明对《论语》“克己复礼为仁”的解读及其后学的变异——兼与朱熹的解读比较
乐爱国[1,2]
(29-36)
苏辙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态度
李天保[1]
(37-46)
《周易》铸就中国文化三大传统
卢祥运[1]
(47-54)
从“四书”学的确立看朱熹经典诠释的三重逻辑
尉方语[1]
(55-60)
再论意象和意境的关系
朱志荣[1]
(61-66)
中国古代“意象化”风格品评的基本特征
张兰芳[1]
(67-73)
意象的本体论研究批判
王正中[1]
(74-80)
16世纪西欧政制演变的经济基础
王亚平[1]
(81-87)
圣吉尔斯教区:19世纪早期伦敦的典型贫民窟
张卫良[1]
(88-96)
法家治国方略的局限性——基于“战争驱动型”解释框架的分析
王世柱[1]
(97-103)
多任务委托代理关系下村镇银行监管政策与制度创新
王曙光[1];李冰冰[2]
(104-111)
供给侧视角的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与中国省域发展状况比较分析
牛新星[1];蔡跃洲[2]
(112-121)
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经济适应的影响因素——基于西南民族地区的调查
吴晓萍[1];刘辉武[1]
(122-129)
贵州“三大战略行动”协同推进机制与路径研究——基于系统工程思想的视角
赵普[1,2]
(130-135)
知识溢出对长江经济带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的影响研究
陈跃刚[1];张弛[1]
(136-145)
2020年后的贫困及反贫困:回顾、展望与建议
杨力超[1];Robert Walker[1]
(146-152)
贫困农民经济地位、社会互动与幸福感——以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例
郭铖[1]
(15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