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7月02日 星期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电影文学

电影文学

Movie Literature

该刊已选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

曾用刊名:电影文学:上半月

简  介:自《电影文学》创刊伊始,始终以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立足影视理论研究,大力扶持培养电影文学新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办刊宗旨。65年来,学术理论+剧本的模式是《电影文学》的基本特征。由于在这一内容上的不懈坚持,保持了《电影文学》为全国屈指可数的可以发表文学剧本的鲜明特色,赢得了专家和读者的青睐;也因其严谨的学术风格和办刊态度,使《电影文学》从未缺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之列。

  • 主管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办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创刊时间:1958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地址:长春市红旗街1118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0495-5692
  • 国内统一刊号:CN 22-1090/I
  • 邮发代号:12-8
  • 单价
  • 总价

2020年 第11期

溯源·延续·割裂:中国古装电影的艺术传承与美学变迁(2010—2019) 王若璇[1] (3-7)

融媒体与大数据环境基于ANP-TOPSIS的电影IP价值评价 沈鹏[1,2];齐林[1,3] (8-12)

媒介考古学视阈下的电影研究 赵乔[1,2] (13-15)

当代电影与文学的关系样态分析 孙玮志[1] (16-21)

“非虚构写作”理念下影视剧题材创新研究 刘维维[1] (22-26)

美育视角下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审美选择与美育实现 邵珠春[1] (27-31)

德勒兹哲学之生成思想与电影艺术 康有金[1];徐唱[1] (32-34)

影视明星复出的方式与规范化路径研究 薛耀文[1];郭金生[1] (35-40)

“人民电影”对电影具体艺术创作的导引 万书亮[1];孟爽[1] (41-43)

论中国商业电影的“审丑”现象 古岩[1];吉平[1] (44-47)

校园电影城乡叙事的二元空间建构与书写 欧阳一菲[1] (48-51)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中国电影的文化创新 丁玲玲[1] (52-54)

手持摄影在故事片中的发展及美学研究 李攀江[1];周梦涵[2] (55-57)

现实·记忆·时间:纪录电影《零零后》的叙事研究 刘文卓[1];庚钟银[2] (58-61)

《少年的你》:青春片中的成长蜕变抒写 李瑞[1] (62-64)

电影《八子》从人性视角折射出的革命斗争精神 彭玉兰[1] (65-67)

元电影《误杀》中的迷影魅力 申林[1,2];齐子洋[3] (68-70)

《阳光普照》:台湾原生家庭生态的影像观照 高冬萌[1] (71-73)

服务经济背景下的动画市场伦理逻辑 高晨[1] (74-78)

经济学视角下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策略研究 何璐[1] (79-81)

神话原型的重构与中国故事的新讲法——以《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 马硕[1];张栋[2] (82-87)

解放叙事的历史开环: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三重美学面向 张思维[1,2];周红莉[3,4] (88-92)

从《山海经之小人国》看国产动漫IP发展新思路 姜欣[1] (93-95)

论喜剧动画中的暴力元素对儿童的影响 陶克彦[1];朱宁[1] (96-98)

日本战争题材动画电影的诗意表达 翟艳蕾[1] (99-101)

20世纪30年代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上海分会的活动——以教育电影为中心 李云[1] (102-108)

教化本色、改良主义、现代前瞻:重审《一剪梅》的身份属性 刘海波[1];YOUNG ANN[1] (109-113)

《理查德·朱尔》:个人、媒体与政治的三种真相 熊晓霜[1] (114-117)

精神疾病映射下《小丑》的人性悲剧 王大维[1] (118-120)

《1917》的单线叙事与审美表达 张驰[1] (121-123)

《我的黑历史误答笔记》的人物形象与艺术语言 丁欣[1] (124-126)

《婚姻故事》的女性主义与性别政治 王玮[1] (127-129)

《多哥》:传记叙事的视觉构建 李洁[1] (130-132)

《我们》的自我审视与视觉呈现 王剑娜[1] (133-135)

《夺命地铁》的灾难叙事 魏星[1] (136-138)

《猩球崛起》系列科幻电影的动物形象 康晓萌[1] (139-141)

《醉乡民谣》的荒诞叙事底色 曲悦宁[1] (142-143)

古城烽火——王尽美在山海关 明振钟(编剧)[1] (144-167)

间谍 间谍 钢凝(编剧)[1] (168-187)

晚餐 张华轩宇(编剧)[1];王侃侃(编剧)[2];苏鑫(编剧)[3] (188-192)

杨飞飞美术作品 杨飞飞[1] (F0002-F0002)

张建梅美术作品 张建梅[1] (F0003-F0003)

刘春蓉美术作品 刘春蓉[1] (F0004-F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