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教育
University Education
简 介:《大学教育》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反映高校学科建设和教学研究、改革成果,促进高等教育人才素质提升,为我国高等教育和课程改革服务。
- 主管单位:南宁师范大学
- 主办单位:南宁师范大学
- 创刊时间:2012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地址:广西南宁市鲤湾路17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3437
- 国内统一刊号:CN 45-1387/G4
- 邮发代号:48-24
- 单价:
- 总价:
2020年 第1期
《中学教学参考》
(F0002-F0002)
本刊第二届编辑委员会
(I0001-I0001)
以培养表达能力为目标的工科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探索
程永光[1];张慧[2];苏凯[1]
(1-5)
《斯坦福大学2025计划》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陈永井[1]
(6-8)
全程·多维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李孟刚[1];卜伟[1];李文锐[1]
(9-11)
高校课程小班化教学的SWOT分析及应对策略
吴天利[1];邓思平[1];江东能[1];李广丽[1]
(12-14)
e时代的教与学:基于慕课的混合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胡志远[1];沈祁萌[1];刘栋[1]
(15-17)
时尚文化背景下高校通识教育策略研究
徐蕾[1]
(18-21)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数学课程群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
杨文霞[1];何朗[1];刘扬[1]
(25-27)
关于耕作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
王金贵[1];赖勇[1];李宗仁[1];田丰[1]
(28-30)
基于OBE理念的机电传动控制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策略
侯红玲[1];任志贵[1];王长乾[1];何亚银[1];黄崇利[1]
(31-33)
应用型本科高校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研究——以无锡太湖学院的教学实践为例
周轶丽[1];孙曦浩[1];董志强[1]
(34-36)
边境国门大学华文教育“六结合”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周家瑜[1]
(37-39)
婚姻家庭法学概论在线课程建设三个维度研究
韩宁[1]
(40-43)
国内互联网教育应对的挑战及未来发展对策
孙健[1];刘畅[1];郑天杰[1]
(44-46)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国际商务礼仪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
邹莉[1]
(47-49)
应用型本科工程教育的几点思考
张宁宁[1];段友莲[1];魏成伟[1]
(50-53)
航空运输地理教学模式改进研究
陈婷婷[1]
(54-56)
论CDIO理念下的工程类高校教育模式改革
许江波[1];骆永震[1];包含[1];余洋林[1];晏长根[1]
(57-59)
翻转课堂在安全生产与消防法规中的应用
雷柏伟[1];吴兵[1]
(60-63)
科教融合背景下的汽车类专业实验体系构建——以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为例
孙会来[1];梁雨田[2];杨辉[1];赵佳俊[1]
(64-67)
基于化工设计大赛的化工设计创新实践课程的探索
于红[1];韩昌亮[1];刘丹青[1]
(68-70)
新工科下电气专业产教融合建设探讨——以大理大学为例
熊欣[1]
(71-73)
关于工科院校线性代数教学的几点体会
王维忠[1];梁力[1];范虹霞[1]
(74-76)
融合问题挖掘和案例设计的城市客运交通系统教学设计
马兰[1];王秋平[1];杨勇[1];陈君[1]
(77-79)
MCGS组态软件在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与研究
施志荣[1]
(83-86)
基于任务的分组协作学习全周期教学设计与实践
唐巧梅[1]
(87-89)
“工业4.0”背景下智能交通技术课程教学的思考
李文燕[1,2]
(90-92)
生物科学专业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黄小娜[1];唐琴[1]
(93-97)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非参数统计课程案例教学研究
王德运[1];王林珠[1];徐德义[1]
(98-100)
基于学生成绩分析的数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初探
何芬[1];李再兴[1]
(101-104)
电子技术实验成绩分阶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康凤娥[1];孔令德[1]
(105-108)
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对比研究——以内蒙古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例
王海军[1]
(109-111)
译者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与运用质性研究
张富民[1]
(112-114)
提问式教学法在《易经》教学中的应用
姜代勋[1]
(115-117)
Camtasia交互式微课的设计与录制——以茶文化课程为例
林喆[1]
(118-121)
多元化实践教学的建设与展望——以北方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本科实践教育为例
冶进海[1]
(122-124)
基于工匠精神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成璐[1]
(125-127)
社会主义廉洁文化内涵、特征及功能新探
宋重军[1]
(128-130)
食品物流学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施永清[1];顾振宇[1];王向阳[1];周燕[1];杨玥熹[1]
(131-133)
晋中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路径探析
岳瑾明[1];高培月[1]
(134-136)
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期的积极性探究
翁思洁[1]
(137-140)
浅谈大类招生下的法学本科教育
姚天冲[1];罗翊维[1]
(141-143)
“弱侧手+快易”教法在高校网球正反手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徐振会[1]
(144-146)
浅析军队院校当前教学现状及几点思考
蒋杰[1];邹银[1];康来[1];魏迎梅[1];谢毓湘[1]
(147-149)
创新创业教育在农科卓越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张明明[1];董钟[2];赵威[1];寇太记[1];侯小改[1]
(150-152)
毕业设计选题环节的质量保证探讨——以华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为例
王福斌[1];王海群[1];田晴[1];沈小伟[1]
(153-155)
虚实结合、产教融合的应用化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应少明[1];谢丹华[1];黄剑华[1]
(156-159)
内蒙古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
马艳国[1]
(160-162)
基于OBE的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梁志芳[1]
(163-165)
学科融合视角下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思考
贾蓓[1]
(166-169)
军队院校电子基础类教员队伍培养模式研究
刘晓娣[1];张静[1];胡昊[1];孙艳丽[1]
(170-172)
河套学院转型期实验教师队伍现状调查
王燕[1];李亚珍[1]
(173-175)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的困境及路径探析
冯建[1]
(176-178)
海洋高校MTA案例协同创新研究——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为例
谢镕键[1];刘宏兵[1]
(179-181)
地方师范院校体育硕士教育专业学科建设探讨——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孙群群[1];罗玲[1];石国建[2]
(182-184)
发挥党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四阶作用”,构筑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大厦”
姚梦竹[1];周学智[1];郭佳[1]
(185-188)
基于泛在网络的大学生情绪语料库的构建
王佳[1];张子杰[1];罗海吉[1];刘英豪[1];陈炜[1]
(189-191)
高校大学生网络课堂使用现状及满意度分析
刘玉琼[1];周丽金[1];魏海洋[1];尹勤[2]
(192-194)
舰面航空保障装备课程实战化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王海东[1];高富东[1];曹海龙[1]
(195-198)
欢迎订阅 欢迎投稿 广西现代教育杂志社旗下刊物
(F0003-F0003)